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物理-->
双缝干涉中的光是平行光啊,怎么会发生干涉呢?你知道双缝干涉实验吗?
题目详情
双缝干涉中的光是平行光啊,怎么会发生干涉呢?
你知道双缝干涉实验吗?
你知道双缝干涉实验吗?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让我们考虑这一“原型的”量子力学实验.一束电子或光或其他种类的“粒子--波”通过双窄缝射到后面的屏幕去.为了确定起见,我们用光做实验.按照通常的命名法,光量子称为“光子”.光作为粒子(亦即光子)的呈现最清楚地发生在屏幕上.光以分立的定域性的能量单位到达那里,这能量按照普郎克公式E=hv恒定地和频率相关.从未接收过“半个”(或任何部分,光子的能量.光接收是以光子单位的完全有或完全没有的现象.只有整数个光子才被观察到.
然而,光子通过缝隙时似乎产生了类波动的行为.先假定只有一条缝是开的(另一条缝被堵住).光通过该缝后就被散开来,这是被称作光衍射的波动传播的一个特征.但是,这些对于粒子的图像仍是成立的.可以想象缝隙的边缘附近的某种影响使光子随机地偏折到两边去.当相当强的光也就是大量的光子通过缝隙时,屏幕上的照度显得非常均匀.但是如果降低光强度,则人们可断定,其亮度分布的确是由单独的斑点组成--和粒子图像相一致--是单独的光子打到屏幕上.亮度光滑的表观是由于大量的光子参与的统计效应.(为了比较起见,一个60瓦的电灯泡每一秒钟大约发射出100000000000000000000个光子!)光子在通过狭缝时的确被随机地弯折--弯折角不同则概率不同,就这样地得到了所观察到的亮度分布.
然而,当我们打开另一条缝隙时就出现了粒子图像的关键问题!假设光是来自于一个黄色的钠灯,这样它基本上具有纯粹的非混合的颜色--用技术上的术语称为单色的,也即具有确定的波长或频率.在粒子图像中,这表明所有光子具有同样的能量.此处波长约为5×10-7米.假定缝隙的宽度约为0.001毫米,而且两缝相距0.15毫米左右,屏幕大概在一米那么远.在相当强的光源照射下,我们仍然得到了规则的亮度模式.但是现在我们在屏幕中心附近可看到大约三毫米宽的称为干涉模式的条纹的波动形状.我们也许会期望第二个缝隙的打开会简单地把屏幕的光强加倍.如果我们考虑总的照度,这是对的.但是现在强度的模式的细节和单缝时完全不同.屏幕上的一些点--也就是模式在该处最亮处--照度为以前的四倍,而不仅仅是二倍.在另外的一些点--也就是模式在该处最暗处--光强为零.强度为零的点给粒子图像带来了最大的困惑.这些点是只有一条缝打开时粒子非常乐意来的地方.现在我们打开了另一条缝,忽然发现不知怎么搞的光子被防止跑到那里去.我们让光子通过另一条途径时,怎么会在实际上变成它在任何一条途径都通不过呢?
在光子的情形下,如果我们取它的波长作为其“尺度”的度量,则第二条缝离开第一条缝大约有300倍“光子尺度”那么远(每一条缝大约有两个波长宽),这样当光子通过一条缝时,它怎么会知道另一条缝是否被打开呢?事实上,对于“对消”或者“加强”现象的发生,两条缝之间的距离在原则上没有受到什么限制.
当光通过缝隙时,它似乎像波动而不像粒子那样行为!这种抵消--对消干涉--是波动的一个众所周知的性质.如来两条路径的每一条分别都可让光通过,而现在两条同时都开放,则它们完全可能会相互抵消.我解释了何以致此.如果从一条缝隙来的一部分光和从另一条缝隙来的“同相”(也就是两个部分波的波峰同时发生,波谷也同时发生),则它们将互相加强.但是如果它们刚好“反相”(也就是一个部分波的波峰重叠到另一部分的波谷上),则它们将互相抵消.在双缝实验中,只要屏幕上到两缝隙的距离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的地方,则波峰和波峰则分别在一起发生,因而是亮的.如果距离差刚好是这些值的中间,则波峰就重叠到波谷上去,该处就是暗的.关于通常宏观的经典波动同时以这种方式通过两个缝隙没有任何困惑之处.波动毕竟只是某种媒质(场)或者某种包含有无数很小点状粒子的物体的一种“扰动”.扰动可以一部分通过一条缝隙,另一部分通过另一条缝隙.但是这里的情况非常不同;每一个单独光子自身是完整的波动!在某种意义上讲,每个粒子一下通过两条缝隙并且和自身干涉!人们可将光强降得足够低使得保证任一时刻不会有多于一个光子通过缝隙的附近.对消干涉现象,因之使得两个不同途径的光子互相抵消其实现的可能性,是加在单独光子之上的某种东西.如果两个途径之中只有一个开放,则光子就通过那个途径.但是如果两者都开放,则两种可能性奇迹般地互相抵消,而发现光子不能通过任一条缝隙!
读者应该深入思考一下这一个非同寻常事实的重要性.光的确不是有时像粒子有时像波那样行为.每一个单独粒子自身完全地以类波动方式行为;一个粒子可得到的不同选择的可能性有时会完全相互抵消!
光子是否在实际上分成了两半并各自穿过一条缝隙呢?大多数物理学对这样的描述事物的方式持否定态度.他们坚持说,两条途径为粒子开放时,它们都对最后的效应有贡献.它们只是二中择一的途径,不应该认为粒子为了通过缝隙而被分成两半.我们可以考虑修正一下实验,把一个粒子探测器放在其中的一条缝隙,用来支持粒子不能分成两部分再分别通过两缝隙的观点.由于用它观测时,光子或任何其他种类的粒子总是作为单独整体而不是整体的一部分而出现,我们的探测器不是探测到整个光子,就是根本什么也没探测到.然而,当把探测器放在其中的一条缝隙处,使得观察者能说出光子是从哪一条缝隙通过时,屏幕上的波浪状的干涉花样就消失了.为了使干涉发生,显然必须对粒子“实际上”通过那一条缝隙“缺乏知识”.
为了得到干涉,两个不同选择都必须有贡献,有时“相加”--正如人们预料的那样相互加强到两倍--有时“相减”--这样两者会神秘地相互“抵消”掉.事实上,按照量子力学的规则,所发生的事比这些还更神秘!两种选择的确可以相加(屏幕上最亮的点),两者也的确可以相减(暗点);但它们实际上也会以另外奇怪的组合形式结合在一起,例如
“选择A”加上i乘以“选择B”,
事实上任何复数都能在“不同选择的组合”中起作用!
然而,光子通过缝隙时似乎产生了类波动的行为.先假定只有一条缝是开的(另一条缝被堵住).光通过该缝后就被散开来,这是被称作光衍射的波动传播的一个特征.但是,这些对于粒子的图像仍是成立的.可以想象缝隙的边缘附近的某种影响使光子随机地偏折到两边去.当相当强的光也就是大量的光子通过缝隙时,屏幕上的照度显得非常均匀.但是如果降低光强度,则人们可断定,其亮度分布的确是由单独的斑点组成--和粒子图像相一致--是单独的光子打到屏幕上.亮度光滑的表观是由于大量的光子参与的统计效应.(为了比较起见,一个60瓦的电灯泡每一秒钟大约发射出100000000000000000000个光子!)光子在通过狭缝时的确被随机地弯折--弯折角不同则概率不同,就这样地得到了所观察到的亮度分布.
然而,当我们打开另一条缝隙时就出现了粒子图像的关键问题!假设光是来自于一个黄色的钠灯,这样它基本上具有纯粹的非混合的颜色--用技术上的术语称为单色的,也即具有确定的波长或频率.在粒子图像中,这表明所有光子具有同样的能量.此处波长约为5×10-7米.假定缝隙的宽度约为0.001毫米,而且两缝相距0.15毫米左右,屏幕大概在一米那么远.在相当强的光源照射下,我们仍然得到了规则的亮度模式.但是现在我们在屏幕中心附近可看到大约三毫米宽的称为干涉模式的条纹的波动形状.我们也许会期望第二个缝隙的打开会简单地把屏幕的光强加倍.如果我们考虑总的照度,这是对的.但是现在强度的模式的细节和单缝时完全不同.屏幕上的一些点--也就是模式在该处最亮处--照度为以前的四倍,而不仅仅是二倍.在另外的一些点--也就是模式在该处最暗处--光强为零.强度为零的点给粒子图像带来了最大的困惑.这些点是只有一条缝打开时粒子非常乐意来的地方.现在我们打开了另一条缝,忽然发现不知怎么搞的光子被防止跑到那里去.我们让光子通过另一条途径时,怎么会在实际上变成它在任何一条途径都通不过呢?
在光子的情形下,如果我们取它的波长作为其“尺度”的度量,则第二条缝离开第一条缝大约有300倍“光子尺度”那么远(每一条缝大约有两个波长宽),这样当光子通过一条缝时,它怎么会知道另一条缝是否被打开呢?事实上,对于“对消”或者“加强”现象的发生,两条缝之间的距离在原则上没有受到什么限制.
当光通过缝隙时,它似乎像波动而不像粒子那样行为!这种抵消--对消干涉--是波动的一个众所周知的性质.如来两条路径的每一条分别都可让光通过,而现在两条同时都开放,则它们完全可能会相互抵消.我解释了何以致此.如果从一条缝隙来的一部分光和从另一条缝隙来的“同相”(也就是两个部分波的波峰同时发生,波谷也同时发生),则它们将互相加强.但是如果它们刚好“反相”(也就是一个部分波的波峰重叠到另一部分的波谷上),则它们将互相抵消.在双缝实验中,只要屏幕上到两缝隙的距离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的地方,则波峰和波峰则分别在一起发生,因而是亮的.如果距离差刚好是这些值的中间,则波峰就重叠到波谷上去,该处就是暗的.关于通常宏观的经典波动同时以这种方式通过两个缝隙没有任何困惑之处.波动毕竟只是某种媒质(场)或者某种包含有无数很小点状粒子的物体的一种“扰动”.扰动可以一部分通过一条缝隙,另一部分通过另一条缝隙.但是这里的情况非常不同;每一个单独光子自身是完整的波动!在某种意义上讲,每个粒子一下通过两条缝隙并且和自身干涉!人们可将光强降得足够低使得保证任一时刻不会有多于一个光子通过缝隙的附近.对消干涉现象,因之使得两个不同途径的光子互相抵消其实现的可能性,是加在单独光子之上的某种东西.如果两个途径之中只有一个开放,则光子就通过那个途径.但是如果两者都开放,则两种可能性奇迹般地互相抵消,而发现光子不能通过任一条缝隙!
读者应该深入思考一下这一个非同寻常事实的重要性.光的确不是有时像粒子有时像波那样行为.每一个单独粒子自身完全地以类波动方式行为;一个粒子可得到的不同选择的可能性有时会完全相互抵消!
光子是否在实际上分成了两半并各自穿过一条缝隙呢?大多数物理学对这样的描述事物的方式持否定态度.他们坚持说,两条途径为粒子开放时,它们都对最后的效应有贡献.它们只是二中择一的途径,不应该认为粒子为了通过缝隙而被分成两半.我们可以考虑修正一下实验,把一个粒子探测器放在其中的一条缝隙,用来支持粒子不能分成两部分再分别通过两缝隙的观点.由于用它观测时,光子或任何其他种类的粒子总是作为单独整体而不是整体的一部分而出现,我们的探测器不是探测到整个光子,就是根本什么也没探测到.然而,当把探测器放在其中的一条缝隙处,使得观察者能说出光子是从哪一条缝隙通过时,屏幕上的波浪状的干涉花样就消失了.为了使干涉发生,显然必须对粒子“实际上”通过那一条缝隙“缺乏知识”.
为了得到干涉,两个不同选择都必须有贡献,有时“相加”--正如人们预料的那样相互加强到两倍--有时“相减”--这样两者会神秘地相互“抵消”掉.事实上,按照量子力学的规则,所发生的事比这些还更神秘!两种选择的确可以相加(屏幕上最亮的点),两者也的确可以相减(暗点);但它们实际上也会以另外奇怪的组合形式结合在一起,例如
“选择A”加上i乘以“选择B”,
事实上任何复数都能在“不同选择的组合”中起作用!
看了双缝干涉中的光是平行光啊,怎么...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用双缝干涉的实验装置可以观察到单色光的双缝干涉图样.分别用红、蓝两种单色光和双缝间距为0.18mm 2020-05-13 …
双缝干涉实验的相关问题在实验细节中,下列哪几个是正确的?1,单缝和双缝必须平行放置2,干涉条纹与双 2020-06-06 …
量子理论权威请进“经典理论看来,在电子双缝干涉的实验中单个电子只通过了一条狭缝,在一条狭缝中穿过的 2020-06-19 …
两宽2*10^(-4)m的平行狭缝,中心相距6*10^(-4)m,如以单色光垂直入射,问由双缝干涉 2020-06-21 …
如图所示为双缝干涉实验装置,绿光通过单缝S后,照射到具有双缝的挡板上,双缝S1和S2到单缝的距离相 2020-06-21 …
图中给出了“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示意图,双缝S1和S2间距为0.80mm,双缝到屏的距离为 2020-07-01 …
大学物理双缝干涉与双缝衍射的区别在双缝干涉中,求干涉条纹的间距往往不考虑缝的宽度,而在光栅衍射中, 2020-07-07 …
(1)在利用双缝干涉测定光波波长时,首先调节光源、滤光片、单缝和双缝的中心均位于遮光筒的中心轴线上 2020-07-07 …
双缝干涉中的光是平行光啊,怎么会发生干涉呢?你知道双缝干涉实验吗? 2020-11-16 …
在空气(n=1)中进行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计算问题请教在空气(n=1)中进行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已知屏幕距 2020-1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