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古代形容童子用什么词或者事物象征呢就如成年壮者用“冠者”,那童子未成年人和女人,老人,一般用什么象征代替呢

题目详情
古代形容童子用什么词或者事物象征呢就如成年壮者用“冠者”,那童子未成年人和女人,老人,一般用什么象征代替呢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总角:童年.古代,幼儿把头发扎成像一对牛角般的小髻,称总角.
    
     垂髻:童年.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后因以“垂髻”指童年.晋代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及笄:女子15岁.笄是古代妇女盘头发用的簪子.及笄,指女子15岁时,把头发簪起,表示已成年.《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而笄.”
    
     豆蔻:十三四岁的少女.唐代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寇梢头二月初.”后因以“豆寇”年华喻十三四岁的少女.
    
     破瓜:女子16岁.古代文人把“瓜”字拆开,成为两个八字,因称16岁的女子为“破瓜之年”.
    
     弱冠:男子20岁.古代男子20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表示已成年.
    《礼记·曲礼上》说:“二十曰弱冠.”西晋左思《咏史》诗:“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而立:30岁.孔子《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后因称30岁为“而立之年”.
    
     不惑:40岁.《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言人到了40岁,社会经验增多,遇事能辨是非,不再疑惑.后称40岁为“不惑之年”.
     强仕:40岁.《礼记·曲礼上》:“四十曰强而仕.”谓男子40岁,智慧、气力皆强盛,可以出仕.
    
     天命:50岁.《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后称50岁为“天命之年”.
    
     艾:50岁.《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孔颖达疏:“发苍白如艾也.意谓头发苍白如艾的年龄.
    
     花甲:60岁.由天干、地支互相组合排列的60个名号而得名.循环一次为60岁,称作一个“花甲”.
    
     耳顺:60岁.《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故称60岁为“耳顺之年”.
    
     耆:60岁.《礼记·曲礼上》:“六十曰耆,指使.”
    
     古稀:70岁.杜甫诗《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诗经·秦风·车邻》:“逝者其耋.”毛传:“耋,老也.八十曰耋.”后因以八九十岁为“耄耋之年”.
    
     期颐:百岁.《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期是期望,颐是养.就是说,人活到一百年,是期望中的高寿,所以到了这个年龄,就要很好地养起来.于是,后人把“期颐”作为百岁的代称.
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 经常会碰到一些表达年龄称谓的词,如:“弱冠”、“耄耋”等.学生往往对此很费解.其实类似这样的词还很多,都是我们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所必须了解的知识.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袭前人所言而成为固定称谓的.
在所有的年龄称谓中,“九十”的称谓可谓最多最有趣.或叫“鲐背”,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又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又称“冻梨”.
还有依据生理特征命名的,如:人初生叫“婴儿”,是因为人初生需要抱在胸前喂奶.婴可与膺通假,膺者胸也.婴儿即为抱在胸前之儿.七岁除叫做“悼”外,还叫“龆龀”也叫做“毁齿”,因为正是换牙时期,所以有此称呼.十五岁叫做“童”,“山无草木曰童”.古代十六岁成年,十五岁男子未加冠,女子未及笄.此处用的是比喻意.
另外,我们现在常说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则来自于《论语·为政篇》的记载:“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距.”
汉人戴圣所辑《礼记·曲记篇》中说:“人生十年曰幼,二十曰弱,三十曰壮,四十曰强,五十曰艾,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其中还有耄年有罪不加身的说法.但后人却常把“幼学”、“弱冠”等作为年龄称谓,这恐怕是后代词汇由单音节向双音节发展的原因吧
我国还有干支纪年的传统,六十年为一轮,故又有六十岁为“花甲之年”的说法.杜甫有诗句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二十古来稀.”于是,七十又有了“古稀之年”的别称.
当然,古代年龄称谓并不止这些,还有许多散见于各类古书中,因较少使用而未被流传下来.上面所述这些因使用频率高,生命力强而被后人沿用了下来.有些还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日常交际之中,如:“三十而立”.再如,从“婴儿”和“儿童”两个词中,我们已看不出历史和今天的区别了.
另外还有:
度——小儿初生之时.
赤子、襁褓——泛指不满周岁的初生婴儿.《孟子 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汤饼之期——指婴儿出生三日.旧俗小儿出生三日,设筵招待亲友谓之“汤饼筵”,也作“汤饼宴”、“汤饼会”.
孩提——指幼儿始知发笑尚在襁褓中.颜师古注:“婴儿始孩,人所提挈,故曰孩提也.孩者,小儿笑也.”《老子》:“如婴儿之未孩.”也作“孩抱”和“提孩”.唐韩愈《祭十二郎文》:“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如牙牙学语, 因亦指小孩过程子开始学话.清袁枚《祭妹文》:“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晬耳.” 周晬,指婴儿周岁.
垂髫、髫年、总角——泛指幼童时期.古儿童尚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故称之,也称作“垂发”.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8岁又称“龆年”.
童龀(chèn)、黄口——指童年.说文有“男八月生齿,八岁生龀;女七月生齿,八月生龀”之说,可见小孩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龄.
膝下——幼年,言子女幼年仅能依附父母的膝下.《孝经圣治》:“故亲生只膝下.”
孺子——儿童.《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也用作老人对年轻后生的称呼.《史记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
二、少年、儿童的代称
指数之年——儿童九岁.
外傅之年——儿童十岁.
舞夕之年——少年十三至十五岁.
舞象之年—— 少年十五至二十岁.
金钗之年——女子十二岁.
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的少女.唐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红颜——年轻人的红润容颜.代指少年.唐李白《赠孟浩然》诗:“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处子——未出嫁的女子.
千金——对人家女儿的的敬称,多指未婚者.
三、男子、女子成年的代称
儿女——指青年男女.唐王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襟”
束发——男子十五.古男子到十五束发为鬓.“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大戴礼记使傅)
及笄(jí)——女子十五岁.笄古代妇女束发用的簪子,束发贯之以笄,表示已经到成年.〈礼记内则〉记载,女子年十五可插笄.〈国语郑语〉:“既笄而孕.”
成童——十五或十五稍上的年岁.郑玄:“成童,十五以上”.
待年、待字——指女子成年待嫁的年岁.“爱自待年 金声夙振”(《文选 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女子许嫁,笄而字.”(《礼记·曲礼上》)
幼艾——指美貌的青年男女.《楚辞九歌少司命》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破瓜、碧玉年华——女子十六岁.古文人把瓜拆分为两个八字以纪年.《通俗编》中云:“若品岩赠张洎‘功成当在破瓜年’则八八六十四岁”.《通俗编·妇女》“宋谢幼盘词‘破瓜年纪小腰身.’按俗以女子破身为破瓜,非也.瓜字破之为二字,言其二八十六岁耳.”
弱冠、初冠——男子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有室、有家——男子娶妻、女子出嫁之年.《孟子·滕文公下》:“丈夫生而愿为有室,女子生命而愿为有家.”朱熹集注:“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
怨女、旷夫——指年龄大而没有结婚的女子.〈孟子梁惠王下:“内无怨女,外无旷夫.”旷夫:指年龄大而没有结婚的男子 .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四、中年的代称
克壮——正当壮年.古代三十岁为壮.唐魏征《是渐不克终疏》:“贞观之初,时放克壮.”
而立之年——三十岁.不惑之年——四十岁.知命之年——五十岁.耳顺之年——六十.《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五十岁的人常自称为是“未知之年”.
半老徐娘——女子三十岁.
艾——五十岁,耆——六十岁.《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唐刘禹锡《汝州谢上表》:“伏蒙圣泽,救此天灾,疲羸再苏,幼艾同感.”
杖家之年——五十,杖乡之年——六十,杖国之年——七十,杖朝之年——八十.《礼记·工制》:“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九十者天子欲问焉,则就其室.”
五、老年的代称
垂白——白发下垂,形容老年.唐孙樵《与何易于》:“百姓入常赋,有垂老偻杖者,易于必召坐与食,问政得失.”
花甲——六十.干支纪年.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成六十个单位,形成一循环,通称为“六十花甲子.”亦称花甲.”
古稀——七十岁.《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双稀、双庆——一百四十岁.
下寿——六十岁,中寿——八十岁,上寿——一百岁《庄子·盗跖》:“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
耋(dіé)——七十、八十岁.毛传:“耋老也,八十曰耋.”杜预注:“七十曰耋”.《醒世恒言施润泽滩阙遇友:“寿登耄耋,富贵不可胜言.”
耄(mào)——八十、九十.《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
期颐——百岁.《礼记·曲礼上》:“百岁曰期颐.”朱熹释:“周匝之义.”(转过一圈之感.)“谓百年已周.”颐,朱熹讲“谓当养而已.”即寿高百岁.
黄耇(gòu)——《诗·小雅·南山有台》:“不只君子,遐不黄耇.”朱熹注:“黄老人发黄也.耇,老人面冻梨色,如浮垢也.也作黄发.黄耇也称作元老.
黄发——指年老,也指老人.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皓首——白头.指老年.汉李陵〈答苏武书〉:“丁年奉使,皓首而归.”丁年:成丁的年龄,即壮年.
台背——《诗·大雅·伟芾》“黄耇台背.”《尔雅·释诂》:“台背、耇、老,寿也.”
以上资料来源正规,非个人编制,希望可以帮到你……
看了 古代形容童子用什么词或者事物...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我的语文老师陈杰瞧,这位身穿中山装,戴着黑色宽边眼镜,脸上带着微笑的中年教师,他就是我们敬佩的语文  2020-06-13 …

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标志是()A.税收是由税务机关征收的B.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  2020-06-26 …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不征得老师同意可以自己动手做实验B.在实验室内嬉戏大闹C.严格遵守操作规则  2020-07-16 …

沈从文《边城》中的老船夫待人接物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请举出一两个细节加以具体说明。  2020-07-22 …

双关和比喻象征的区别是不是双关一般是指一个动作的双关.比如家门口的老槐树死了:明指家门口的老槐树死了  2020-11-11 …

下面有关对增值税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它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  2020-11-21 …

小明列举了部分人体衰老的特征,并分析其成因列于下表,错误的是()选项特征成因A皮肤皱缩细胞内的水分减  2020-11-27 …

下列有关“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B.细胞核体  2020-12-28 …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不征得老师同意可以自己动手做实验B、在实验室内嬉戏大闹C、严格遵守操作规则,  2021-01-15 …

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以“先辈的旗帜”为主题,邀请多位亲历长征的老红  2021-0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