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李杜诗十首李杜诗十首
题目详情
李杜诗十首 李杜诗十首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诗的开头两句起得突兀,他说:“以前的日子弃我而去已不能挽留,现在的日子只能使我心中充满烦恼忧愁”,开门见山地展示了这首诗的基调.但诗并没有延续着写烦说忧,下面六句是第二层,诗人笔锋一转展现出另一番天地.三、四句写秋季天高气爽,万里长风中雁群高飞,面对着这样开阔的景致,正可以在高楼上把盏痛饮.五、六句写酣饮后的思想情绪.这两句涉及的历史典故比较多,应适当地讲解清楚.蓬莱本是传说中的仙山,多藏宝典秘录.东汉时人们称国家藏书处为蓬莱山,这里是用蓬莱文章代指汉代的文章.建安骨,指东汉建安年间(193-220)的诗文创作,曹操父子和王粲等“建安七子”所写诗文内容充实,语言质朴,风格刚健俊爽,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小谢,即谢脁,唐代时期,为把谢脁和刘宋时期诗人谢灵运区分开来,称谢灵运为大谢,谢脁为小谢.谢脁诗风清新秀丽,深为李白所喜爱.酒酣之后,李白思路大开,他想到了汉代宏伟的文章,建安诗的刚健风骨,身在谢脁楼,当然更想到在汉、唐之间出现的小谢的诗歌了.他对这些文化传统很仰慕,所以自负地用汉文、魏诗和小谢的成就来比较并称许李云和自己.想到这里,诗人的情感越发激动、高昂,于是就发出了七、八句“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呼喊.他们都胸怀壮志豪情,要高飞远翥到天上去摘取明月.当然,上青天揽明月只是一种要求解除烦忧,追寻自由的幻想,这在现实世界中是做不到的.最终他还是跌落到现实的土地上来了!所以,作者笔锋一转,进入了第三层.第九、十句用了一个比喻,说道:就好比用刀切断水流一样,结果,水反而流得更急了,用饮酒取醉的办法去解除忧愁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酒醉后反更引发了内心的愁苦、愤懑.结尾两句是说在这个社会里理想不能实现,就只有等待有一天能够抽簪散发驾着一叶小舟驶向远方了.诗人将解除烦忧,获取自由的希望寄托在明朝,这虽然也还是一个渺茫的幻想,但却表现了他那不甘沉沦的、豁达乐观的精神.
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这是一首宫怨诗.前两句写无言独立玉阶,露水浓重,浸透了罗袜,主人公却还在痴痴等待.后两句写寒气袭人,主人公回房放下窗帘,却还在凝望秋月.前两句写久等显示人的痴情;后两句以月亮的玲珑,衬托人的幽怨.全诗无一语正面写怨情,然而又似乎让人感到漫天愁思飘然而至,有幽邃深远之美.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月下独酌》的篇幅并不算长,但其中却饱含了一颗孤独、寂寞心灵的追求与向往.这首诗通篇的出场人物只有李白自己一个人,却通过独白的方式,在心灵的深处掀起了一层又一层的感情波澜,既跌宕起伏又率性天然,历来被认为是李白诗歌的激情代表之作.在诗的一开始,我们的诗人是处在花间月下、一个非常宜人的环境之中,"花间一壶酒",花丛之中,一壶美酒,开怀畅饮,一醉方休.可是出乎意料的是,这花丛,这美酒,却反而使得李白心情不畅,原因何在?是因为"独酌无相亲"!李白有一句名言,可以作为此诗的注脚,"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山中与幽人对酌》).有了志同道合的"幽人"相伴,方可在花间同赴醉乡,尽情分享饮酒的无穷乐趣.可是眼下却无人作伴,要独自一人喝了.但他灵机一动,又为自己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境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从落落寡合的"无相亲"到谈笑风生的"成三人",李白是在一举手、一投足间完成的,你看他,一举杯,明月成伴,一低头,身影相陪.何其潇洒,何其自在,活脱脱一付天下难寻的"谪仙"面目,岂是他人可以效法、摹仿得来的?天上的月亮是李白在精神世界中永远的知己,也是李白诗歌中频繁光顾的常客.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李白虽然请出了月亮与身影作伴,可惜,月亮却远在天边,它只能挂在高高的苍穹,不能和李白同酌共饮;影子虽然近在咫尺,但也只会默默地跟随,无法进行真正的交流.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诗人内心仍然是孤独寂寞的,也许大凡天才都与常人在思想境界上有相当的差距,他们的追求与探索也常常会被人误解.比如李白为了建功立业的理想不能实现,不肯做一个御用文人,为唐明皇、杨贵妃的醉生梦死、歌舞升平涂脂抹粉,所以放着京城好好的荣华富贵不享,锦衣美食不要,待诏翰林不干,非要浪迹江湖.所以,李白劝月亮饮酒未果、与身影交流不成的时候,转念一想,能够在花间月下,饮酒作诗,而远离世俗的杂念干扰,不正是当初醉卧长安时求之不得的赏心乐事吗,那么就在这美好的春夜里,和天上的明月与地下的身影一道,及时行乐,不醉不休吧.但是一个"暂",说明李白也清醒地知道,这种解脱不过是暂时的,不过,大概也许正是因为其短暂,所以更显得珍贵,不能轻易放过.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以下诗歌就由平声韵转入了仄声韵,情绪也显得更加激昂了.此时的李白,已经酒至半酣,渐至佳境了,只见他亦歌亦舞,憨态可掬,他醉眼向上望去,空中的月亮好像在随着他歌唱的节奏徘徊起舞,他醉眼向下看来,地上的身影更是随着他的手舞足蹈而摇曳不定.这一切似乎都显出一种莫名的凄凉与寂寞,而他觉得能够有它们来陪伴已属不易了,"交欢"一词,显示出诗人对此的知足,的确,美酒使李白忘却人间的烦恼,明月给李白带来心灵的安慰.在这种无人相伴的"交欢"中,诗人终于沉醉了,而在沉醉之前的最后时刻,李白还意识到,只要他一醉倒,什么月亮、什么身影也都将回复到它们原先的形态,这个以他为中心的临时组合将不复存在了.不过,他并没有丝毫的灰心丧气,因为他与月亮和身影这种关系是长期稳定的.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这并不是李白第一次的月下独酌,更不会是最后一次,因为李白所选定的人生道路,在当时的情况下,是注定要以寂寞与潦倒为伴的,所以除了自己,他是没有人可以依靠的.这也是他之所以在一生中最崇拜的就是义不帝秦的鲁仲连这种独往独来的英雄的原因所在吧.因此他要说"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所以他只能引天上的月亮和地上的身影这些"无情"之物,为一生的知己,这可真是此时无情胜有情了.与无情之物交欢,自然而然地显示出当时的世态炎凉与人情冷暖,可以想象李白当初在长安待诏翰林任上,有的是人迎奉吹嘘,可是离开京城、身陷囹圄之际,却饱尝了世态炎凉.但是,透过这番在花间月下的独酌与独白,人们可以清楚地感到,李白仍然是历尽挫折,初衷不改.李白作为盛唐诗人的代表,所以为后人推崇备至,正是因为他诗歌中表现出来的那种与生俱来的旷达与出神入化的浪漫.乾隆皇帝也是从这一角度对《月下独酌》加以肯定的,"千古奇趣,从眼前得之.尔时情景虽复潦倒,终不胜其旷达."
《月下独酌》是以感情跌宕起伏和率性纯真而著称的,通观全诗其感情波澜可以明显分为几层起伏,第一句起首是扬,"花间一壶酒",而第二句紧接着抑,"独酌无相亲".但是接下来的两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扫这种无相亲的冷落,孤单.在诗歌的第一部分的结尾所出现的这种局面,是一种经过起伏、努力后获得的由冷清到热闹的场面.这第一起情感的起伏可以看作是序幕的拉开,是"月下"场景的布置与"人物"(包括虚拟的月亮和身影)的出场.虽然出现了一点困扰,但还是比较圆满地顺着诗人自己设想的轨迹进行的.
诗歌的第二部分也是四句,诗人同样又经历了一次由悲凉到喜悦的情感的轮回.从感叹月亮与身影这两个招呼来的酒伴的不尽人意,到全然不顾、自得其乐的忘我境界.诗歌的第二波起伏是情节的正式展开,是"独酌"的实施,在这一阶段,诗人靠着自己虽然热烈但却是孤独的心境,在执着地追求一种如果不可能完美,因为在孤独寂寞的境遇下,只有"不解饮"的月亮和"徒随身"影子,已经不可能完美,但至少也是理想的境界,尽管"暂伴月将影"一句的"暂伴"多多少少透露了作者心中那一丝无可奈何的惋惜,但是"行乐须及春"却说明了诗人已经调整了自己的心态,从而实现了这一次不再需要借助任何外界因素的自我满足的"独酌".
诗歌的第三波起伏是独酌的高潮与升华,在这一阶段,诗人已完全被自己创造出来的这个"月下独酌"的境界所陶醉,零乱的舞步,徘徊的月光,似醉似醒,物我一体,诗人在尽欢之后,马上就要在花间月下的美酒之乡沉沉睡去了,但就在他的神志清醒的最后一刻,他没有忘记再次与那两位与他一起成就"独酌"的月亮与身影做出长久的约定."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这种不离不散的执着情怀,我们只有对李白的身世和追求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才有可能真正体会.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押韵的字有游、流、楼、舟.题材:送别诗
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壮游.这时候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它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江入大荒流”,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后句著一“入”字,力透纸背,用语贴切.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写完山势与流水,诗人又以移步换景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长江的近景与远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长江流过荆门以下,河道迂曲,流速减缓.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
这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如在崇山峻岭的三峡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夏水襄陵,江面水流湍急汹涌,那就很难有机会看到“月下飞天镜”的水中影像;在隐天蔽日的三峡空间,也无从望见“云生结海楼”的奇景.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颔颈两联,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大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
李白在欣赏荆门一带风光的时候,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乡之情:“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而又初次离别的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他.
这首诗写出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诗以浓重的怀念与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
送友人
(唐)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颔联是应该用对仗的.此联从语意上看可视为流水对形式,即两联语义相承.但纯从对的角度看不是工对,甚至可以说不“对”,它恰恰体现了李白“天然去雕饰”的诗风,也符合古人不以形式束缚内容的看法.此联出句“此地一为别”语意陡转,将上联的诗情画意扯破,有一股悲剧的感人力量.佛教将“爱别离”视为人生八苦之一,是深谙人性的;今人犹视出远门为畏途,何况交通不便、信息难通的古人呢?
故古有“离愁别苦?之语.离别之苦是双方的,但诗人在此最为关心的是朋友前途的一路风霜,“孤蓬万里征”一句有不尽的关切殷情.俗云“在家千日好,出外当时难”,更何况此行是.“万里”长征呢!古人常以飞蓬、转蓬、飘蓬喻飘泊生涯,因为二者都有屈从大自然、任它物调戏而不由自主的共同特征.所以,此句想到“逢”的形象时十分沉重,有无限的不忍之情,非道一声珍重可比.
接下来颈联则感情平缓,止住了伤痛.离别既然是不可避免的,那就让我们铭记此断肠时刻,牢记住对方,慢慢的将一种相思化作两地闲愁吧.太白集王琦注云:“浮云一往而无定迹,故以比游子之意;落日衔山而不遽去,故以比故人之情.”从语法修辞角度看,此联是名词语,四个名词短语之间不用谓语连接,其间留有空隙,可由读者去填充创造.
浮云既有飘忽不定的特点,也有相对静止的特点,当无风之时,云的凝重常让人看不出其动态,杜甫有“云在意俱迟”诗句即是此景.故出句也可理解为游子将行未行的恋旧情意,有欲行又止,身行心留之复杂意绪.落目的形象既可理解为故人的眷恋之情,亦可理解为对友人的祝福之情.“夕阳无限好”、“落日长河圆”,但愿友人前路阳光灿烂,诸事圆满遂心.如此理解又呼应了“孤蓬万里征”一句.
尾联潇洒自然,余味无穷.再见了,朋友!挥手之余,友人身影渐渐远去,不可复识,但那可亲的友人坐骑似谙人性,仍从看不到的远处萧萧长鸣,娓娓辞别而又报导平安的信息,将离别的场景及情绪变得很长!很长!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红流石不转,
遗恨矢吞吴.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这两句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第一句是从总的方面写,说诸葛亮在确立魏蜀吴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局势的过程中,功绩最为卓绝.三国并存局面的形成,固然有许多因素,而诸葛亮辅助刘备从无到有地创建蜀国基业,应该说是重要原因之一.杜甫这一高度概括的赞语,客观地反映了三国时代的历史真实.第二句是从具体的方面来写,说诸葛亮创制八阵图使他声名更加卓著.对这一点古人曾屡加称颂,如成都武侯祠中的碑刻就写道:“一统经纶志未酬,布阵有图诚妙略.”“江上阵图犹布列,蜀中相业有辉光.”而杜甫的这句诗则是更集中、更凝炼地赞颂了诸葛亮的军事业绩.
头两句诗在写法上用的是对仗句,“三分国”对“八阵图”,以全局性的业绩对军事上的贡献,显得精巧工整,自然妥帖.在结构上,前句劈头提起,开门见山;后句点出诗题,进一步赞颂功绩,同时又为下面凭吊遗迹作了铺垫.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这两句就“八阵图”的遗址抒发感慨.“八阵图”遗址在夔州西南永安宫前平沙上.据《荆州图副》和刘禹锡《嘉话录》记载,这里的八阵图聚细石成堆,高五尺,六十围,纵横棋布,排列为六十四堆,始终保持原来的样子不变,即使被夏天大水冲击淹没,等到冬季水落平川,万物都失故态,唯独八阵图的石堆却依然如旧,六百年来岿然不动.前一句极精炼地写出了遗迹这一富有神奇色彩的特征.“石不转”,化用了《诗经.邶风.柏舟》中的诗句“我心匪石,不可转也”.在作者看来,这种神奇色彩和诸葛亮的精神心志有内在的联系:他对蜀汉政权和统一大业忠贞不二,矢志不移,如磐石之不可动摇.同时,这散而复聚、长年不变的八阵图石堆的存在,似乎又是诸葛亮对自己赍志以殁表示惋惜、遗憾的象征,所以杜甫紧接着写的最后一句是“遗恨失吞吴”,说刘备吞吴失计,破坏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根本策略,以致统一大业中途夭折,而成了千古遗恨.
当然,这首诗与其说是在写诸葛亮的“遗恨”,无宁说是杜甫在为诸葛亮惋惜,并在这种惋惜之中渗透了杜甫“伤己垂暮无成”(黄生语)的抑郁情怀.
这首怀古绝句,具有融议论入诗的特点.但这种议论并不空洞抽象,而是语言生动形象,抒情色彩浓郁.诗人把怀古和述怀融为一体,浑然不分,给人一种此恨绵绵、余意不尽的感觉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
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
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
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
鸣噪自纷纷.
杜甫《孤雁》一诗以雁自况,托物抒怀.“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首联点题,孤雁不饮不啄,执着一念,且飞且鸣,其声凄惨,其影孤单.思念同伴,拼命追寻,悲壮中透露出一份热烈,一份执着.
颔联巧用对比,“一片影”写孤雁的渺小孤独,“万重云”写云天的高远浩茫,两相映衬,更见得离群失伴的孤雁漂泊云天,无处投身的悲苦焦虑.“谁怜”反问,渲泄滚滚诗情:经历了安史之乱,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一方,可他无时不渴望骨肉团聚,无日不梦想知友重逢,这份离乱伤怀不正如孤雁的哀哀长鸣吗?
颈联描写幻觉,刻画心理.孤雁被思念缠绕着,被痛苦煎熬着,一刻不停地飞鸣.它望尽天涯,望啊,望啊,仿佛那失去的群雁老在它眼前晃动;它哀唤声声,唤啊,唤啊,似乎那侣伴的鸣声老在它耳畔鸣响.这两句血泪文字以虚写实,亦幻亦真,情深意切,哀痛欲绝.
尾联以“野鸦”来陪衬孤雁,感情浓烈,爱憎分明.孤雁是思群念友,悲鸣不已,痛苦劳累,迫切焦急;野鸦则鸣噪纷纷,了无意绪,无动于衷,麻木不仁.两相比照,更见得孤雁的孤单可怜,处境险恶,也可看出野鸦的鄙卑无聊,冷漠刻薄.
四联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孤雁,孤单困苦却飞走哀号,处境险恶却苦苦追寻,卑微渺小却心比天高,这是一首孤雁念群,悲中有壮的赞歌,这是一曲披露心曲,挑战人生的赞歌.小小一只孤雁写尽了诗人感时伤怀的离乱之苦.
琴台
杜甫
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
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
归凤求凰意,寥寥不复闻.
此诗是杜甫晚年在成都凭吊司马相如遗迹琴台时所作.
“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起首凌空而下,从相如与文君的晚年生活着墨,写他俩始终不渝的真挚爱情.司马相如晚年退居茂陵,这里以地名指代相如.这两句是说,司马相如虽已年老多病,而对文君仍然怀着热烈的爱,一如当初,丝毫没有衰减.短短二句,如仇兆鳌说:“病后犹爱,言钟情之至.”(《杜诗详注》)还有人评论说:“言茂陵多病后,尚爱文君,其文采风流,固足以传闻后世矣.”(《杜诗直解》)诗的起笔不同寻常,用相如、文君晚年的相爱弥深,暗点他们当年琴心相结的爱情的美好.
“酒肆人间世”一句,笔锋陡转,从相如、文君的晚年生活,回溯到他俩的年轻时代.司马相如因爱慕蜀地富人卓王孙孀居的女儿文君,在琴台上弹《凤求凰》的琴曲以通意,文君为琴音所动,夜奔相如.这事遭到卓王孙的竭力反对,不给他们任何嫁妆和财礼,但两人决不屈服.相如家徒四壁,生活困窘,夫妻俩便开了个酒店,以卖酒营生.“文君当垆,相如身自著犊鼻褌(即围裙,形如犊鼻),与庸保杂作,涤器于市中”(《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一个文弱书生,一个富户千金,竟以“酒肆”来蔑视世俗礼法,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是要有很大的勇气的.诗人对此情不自禁地表示了赞赏.“琴台日暮云”句,则又回到诗人远眺之所见,景中有情,耐人寻味.我们可以想象,诗人默默徘徊于琴台之上,眺望暮霭碧云,心中自有多少追怀歆羡之情!“日暮云”用江淹诗“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语,感慨今日空见琴台,文君安在?引出下联对“野花”、“蔓草”的联翩浮想.这一联,诗人有针对性地选择了“酒肆”、“琴台”这两个富有代表性的事物,既体现了相如那种倜傥慢世的性格,又表现出他与文君爱情的执着.前四句诗,在大开大阖、陡起陡转的叙写中,从晚年回溯到年轻时代,从追怀古迹到心中思慕,纵横驰骋,而又紧相钩连,情景俱出,而又神思邈邈.
“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两句,再现文君光彩照人的形象.相如的神彩则伴随文君的出现而不写自见.两句是从“琴台日暮云”的抬头仰观而回到眼前之景:看到琴台旁一丛丛美丽的野花,使作者联想到它仿佛是文君当年脸颊上的笑靥;一丛丛嫩绿的蔓草,仿佛是文君昔日所着的碧罗裙.这一联是写由眼前景引起的,出现在诗人眼中的幻象.这种联想,既有真实感,又富有浪漫气息,宛似文君满面花般笑靥,身着碧草色罗裙已经飘然悄临.
结句“归凤求凰意,寥寥不复闻”,明快有力地点出全诗主题.这两句是说,相如、文君反抗世俗礼法,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后来几乎是无人继起了.诗人在凭吊琴台时,其思想感情也是和相如的《琴歌》紧紧相连的.《琴歌》中唱道:“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颉颉颃颃兮共翱翔.”正因为诗人深深地了解相如与文君,才能发出这种千古知音的慨叹.这里,一则是说琴声已不可再得而闻;一则是说后世知音之少.因此,《琴歌》中所含之意,在诗人眼中决不是一般后世轻薄之士慕羡风流,而是“颉颉颃颃兮共翱翔”的那种值得千古传诵的真情至爱.
野老 杜甫
野老篱边江岸回, 柴门不正逐江开.
渔人网集澄潭下, 贾客船随返照来.
长路关心悲剑阁, 片云何意傍琴台?
王师未报收东郡, 城阙秋生画角哀.
【赏析】
此诗写于上元元年(760),这时杜甫刚在成都西郊的草堂定居下来.经过长年颠沛流离之后,总算得到了一个憩息之处,这使他聊感欣慰.然而国家残破、生民涂炭的现实,却时时在撞击他的心灵,使他无法宁静.这首诗就揭示了他内心这种微妙深刻的感情波动.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 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 况乃未休兵.
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月夜忆舍弟》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诗一起即突兀不平.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频仍、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这两句在炼句上也很见工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所以王得臣说:“子美善于用事及常语,多离析或倒句,则语健而体峻,意亦深稳.”(《麈史》)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杜甫平板为神奇的本领.
以上四句信手挥写,若不经意,看似与忆弟无关,其实不然.不仅望月怀乡写出“忆”,就是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引起思念之情.实乃字字忆弟,句句有情.
诗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自然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也分外沉痛.“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令人不忍卒读.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紧承五、六两句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读了这首诗,我们便不难明白杜甫为什么能够写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那样凝炼警策的诗句来.深刻的生活体验是艺术创作最深厚的源泉.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诗的开头两句起得突兀,他说:“以前的日子弃我而去已不能挽留,现在的日子只能使我心中充满烦恼忧愁”,开门见山地展示了这首诗的基调.但诗并没有延续着写烦说忧,下面六句是第二层,诗人笔锋一转展现出另一番天地.三、四句写秋季天高气爽,万里长风中雁群高飞,面对着这样开阔的景致,正可以在高楼上把盏痛饮.五、六句写酣饮后的思想情绪.这两句涉及的历史典故比较多,应适当地讲解清楚.蓬莱本是传说中的仙山,多藏宝典秘录.东汉时人们称国家藏书处为蓬莱山,这里是用蓬莱文章代指汉代的文章.建安骨,指东汉建安年间(193-220)的诗文创作,曹操父子和王粲等“建安七子”所写诗文内容充实,语言质朴,风格刚健俊爽,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小谢,即谢脁,唐代时期,为把谢脁和刘宋时期诗人谢灵运区分开来,称谢灵运为大谢,谢脁为小谢.谢脁诗风清新秀丽,深为李白所喜爱.酒酣之后,李白思路大开,他想到了汉代宏伟的文章,建安诗的刚健风骨,身在谢脁楼,当然更想到在汉、唐之间出现的小谢的诗歌了.他对这些文化传统很仰慕,所以自负地用汉文、魏诗和小谢的成就来比较并称许李云和自己.想到这里,诗人的情感越发激动、高昂,于是就发出了七、八句“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呼喊.他们都胸怀壮志豪情,要高飞远翥到天上去摘取明月.当然,上青天揽明月只是一种要求解除烦忧,追寻自由的幻想,这在现实世界中是做不到的.最终他还是跌落到现实的土地上来了!所以,作者笔锋一转,进入了第三层.第九、十句用了一个比喻,说道:就好比用刀切断水流一样,结果,水反而流得更急了,用饮酒取醉的办法去解除忧愁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酒醉后反更引发了内心的愁苦、愤懑.结尾两句是说在这个社会里理想不能实现,就只有等待有一天能够抽簪散发驾着一叶小舟驶向远方了.诗人将解除烦忧,获取自由的希望寄托在明朝,这虽然也还是一个渺茫的幻想,但却表现了他那不甘沉沦的、豁达乐观的精神.
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这是一首宫怨诗.前两句写无言独立玉阶,露水浓重,浸透了罗袜,主人公却还在痴痴等待.后两句写寒气袭人,主人公回房放下窗帘,却还在凝望秋月.前两句写久等显示人的痴情;后两句以月亮的玲珑,衬托人的幽怨.全诗无一语正面写怨情,然而又似乎让人感到漫天愁思飘然而至,有幽邃深远之美.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月下独酌》的篇幅并不算长,但其中却饱含了一颗孤独、寂寞心灵的追求与向往.这首诗通篇的出场人物只有李白自己一个人,却通过独白的方式,在心灵的深处掀起了一层又一层的感情波澜,既跌宕起伏又率性天然,历来被认为是李白诗歌的激情代表之作.在诗的一开始,我们的诗人是处在花间月下、一个非常宜人的环境之中,"花间一壶酒",花丛之中,一壶美酒,开怀畅饮,一醉方休.可是出乎意料的是,这花丛,这美酒,却反而使得李白心情不畅,原因何在?是因为"独酌无相亲"!李白有一句名言,可以作为此诗的注脚,"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山中与幽人对酌》).有了志同道合的"幽人"相伴,方可在花间同赴醉乡,尽情分享饮酒的无穷乐趣.可是眼下却无人作伴,要独自一人喝了.但他灵机一动,又为自己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境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从落落寡合的"无相亲"到谈笑风生的"成三人",李白是在一举手、一投足间完成的,你看他,一举杯,明月成伴,一低头,身影相陪.何其潇洒,何其自在,活脱脱一付天下难寻的"谪仙"面目,岂是他人可以效法、摹仿得来的?天上的月亮是李白在精神世界中永远的知己,也是李白诗歌中频繁光顾的常客.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李白虽然请出了月亮与身影作伴,可惜,月亮却远在天边,它只能挂在高高的苍穹,不能和李白同酌共饮;影子虽然近在咫尺,但也只会默默地跟随,无法进行真正的交流.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诗人内心仍然是孤独寂寞的,也许大凡天才都与常人在思想境界上有相当的差距,他们的追求与探索也常常会被人误解.比如李白为了建功立业的理想不能实现,不肯做一个御用文人,为唐明皇、杨贵妃的醉生梦死、歌舞升平涂脂抹粉,所以放着京城好好的荣华富贵不享,锦衣美食不要,待诏翰林不干,非要浪迹江湖.所以,李白劝月亮饮酒未果、与身影交流不成的时候,转念一想,能够在花间月下,饮酒作诗,而远离世俗的杂念干扰,不正是当初醉卧长安时求之不得的赏心乐事吗,那么就在这美好的春夜里,和天上的明月与地下的身影一道,及时行乐,不醉不休吧.但是一个"暂",说明李白也清醒地知道,这种解脱不过是暂时的,不过,大概也许正是因为其短暂,所以更显得珍贵,不能轻易放过.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以下诗歌就由平声韵转入了仄声韵,情绪也显得更加激昂了.此时的李白,已经酒至半酣,渐至佳境了,只见他亦歌亦舞,憨态可掬,他醉眼向上望去,空中的月亮好像在随着他歌唱的节奏徘徊起舞,他醉眼向下看来,地上的身影更是随着他的手舞足蹈而摇曳不定.这一切似乎都显出一种莫名的凄凉与寂寞,而他觉得能够有它们来陪伴已属不易了,"交欢"一词,显示出诗人对此的知足,的确,美酒使李白忘却人间的烦恼,明月给李白带来心灵的安慰.在这种无人相伴的"交欢"中,诗人终于沉醉了,而在沉醉之前的最后时刻,李白还意识到,只要他一醉倒,什么月亮、什么身影也都将回复到它们原先的形态,这个以他为中心的临时组合将不复存在了.不过,他并没有丝毫的灰心丧气,因为他与月亮和身影这种关系是长期稳定的.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这并不是李白第一次的月下独酌,更不会是最后一次,因为李白所选定的人生道路,在当时的情况下,是注定要以寂寞与潦倒为伴的,所以除了自己,他是没有人可以依靠的.这也是他之所以在一生中最崇拜的就是义不帝秦的鲁仲连这种独往独来的英雄的原因所在吧.因此他要说"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所以他只能引天上的月亮和地上的身影这些"无情"之物,为一生的知己,这可真是此时无情胜有情了.与无情之物交欢,自然而然地显示出当时的世态炎凉与人情冷暖,可以想象李白当初在长安待诏翰林任上,有的是人迎奉吹嘘,可是离开京城、身陷囹圄之际,却饱尝了世态炎凉.但是,透过这番在花间月下的独酌与独白,人们可以清楚地感到,李白仍然是历尽挫折,初衷不改.李白作为盛唐诗人的代表,所以为后人推崇备至,正是因为他诗歌中表现出来的那种与生俱来的旷达与出神入化的浪漫.乾隆皇帝也是从这一角度对《月下独酌》加以肯定的,"千古奇趣,从眼前得之.尔时情景虽复潦倒,终不胜其旷达."
《月下独酌》是以感情跌宕起伏和率性纯真而著称的,通观全诗其感情波澜可以明显分为几层起伏,第一句起首是扬,"花间一壶酒",而第二句紧接着抑,"独酌无相亲".但是接下来的两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扫这种无相亲的冷落,孤单.在诗歌的第一部分的结尾所出现的这种局面,是一种经过起伏、努力后获得的由冷清到热闹的场面.这第一起情感的起伏可以看作是序幕的拉开,是"月下"场景的布置与"人物"(包括虚拟的月亮和身影)的出场.虽然出现了一点困扰,但还是比较圆满地顺着诗人自己设想的轨迹进行的.
诗歌的第二部分也是四句,诗人同样又经历了一次由悲凉到喜悦的情感的轮回.从感叹月亮与身影这两个招呼来的酒伴的不尽人意,到全然不顾、自得其乐的忘我境界.诗歌的第二波起伏是情节的正式展开,是"独酌"的实施,在这一阶段,诗人靠着自己虽然热烈但却是孤独的心境,在执着地追求一种如果不可能完美,因为在孤独寂寞的境遇下,只有"不解饮"的月亮和"徒随身"影子,已经不可能完美,但至少也是理想的境界,尽管"暂伴月将影"一句的"暂伴"多多少少透露了作者心中那一丝无可奈何的惋惜,但是"行乐须及春"却说明了诗人已经调整了自己的心态,从而实现了这一次不再需要借助任何外界因素的自我满足的"独酌".
诗歌的第三波起伏是独酌的高潮与升华,在这一阶段,诗人已完全被自己创造出来的这个"月下独酌"的境界所陶醉,零乱的舞步,徘徊的月光,似醉似醒,物我一体,诗人在尽欢之后,马上就要在花间月下的美酒之乡沉沉睡去了,但就在他的神志清醒的最后一刻,他没有忘记再次与那两位与他一起成就"独酌"的月亮与身影做出长久的约定."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这种不离不散的执着情怀,我们只有对李白的身世和追求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才有可能真正体会.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押韵的字有游、流、楼、舟.题材:送别诗
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壮游.这时候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它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江入大荒流”,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后句著一“入”字,力透纸背,用语贴切.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写完山势与流水,诗人又以移步换景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长江的近景与远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长江流过荆门以下,河道迂曲,流速减缓.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
这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如在崇山峻岭的三峡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夏水襄陵,江面水流湍急汹涌,那就很难有机会看到“月下飞天镜”的水中影像;在隐天蔽日的三峡空间,也无从望见“云生结海楼”的奇景.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颔颈两联,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大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
李白在欣赏荆门一带风光的时候,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乡之情:“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而又初次离别的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他.
这首诗写出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诗以浓重的怀念与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
送友人
(唐)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颔联是应该用对仗的.此联从语意上看可视为流水对形式,即两联语义相承.但纯从对的角度看不是工对,甚至可以说不“对”,它恰恰体现了李白“天然去雕饰”的诗风,也符合古人不以形式束缚内容的看法.此联出句“此地一为别”语意陡转,将上联的诗情画意扯破,有一股悲剧的感人力量.佛教将“爱别离”视为人生八苦之一,是深谙人性的;今人犹视出远门为畏途,何况交通不便、信息难通的古人呢?
故古有“离愁别苦?之语.离别之苦是双方的,但诗人在此最为关心的是朋友前途的一路风霜,“孤蓬万里征”一句有不尽的关切殷情.俗云“在家千日好,出外当时难”,更何况此行是.“万里”长征呢!古人常以飞蓬、转蓬、飘蓬喻飘泊生涯,因为二者都有屈从大自然、任它物调戏而不由自主的共同特征.所以,此句想到“逢”的形象时十分沉重,有无限的不忍之情,非道一声珍重可比.
接下来颈联则感情平缓,止住了伤痛.离别既然是不可避免的,那就让我们铭记此断肠时刻,牢记住对方,慢慢的将一种相思化作两地闲愁吧.太白集王琦注云:“浮云一往而无定迹,故以比游子之意;落日衔山而不遽去,故以比故人之情.”从语法修辞角度看,此联是名词语,四个名词短语之间不用谓语连接,其间留有空隙,可由读者去填充创造.
浮云既有飘忽不定的特点,也有相对静止的特点,当无风之时,云的凝重常让人看不出其动态,杜甫有“云在意俱迟”诗句即是此景.故出句也可理解为游子将行未行的恋旧情意,有欲行又止,身行心留之复杂意绪.落目的形象既可理解为故人的眷恋之情,亦可理解为对友人的祝福之情.“夕阳无限好”、“落日长河圆”,但愿友人前路阳光灿烂,诸事圆满遂心.如此理解又呼应了“孤蓬万里征”一句.
尾联潇洒自然,余味无穷.再见了,朋友!挥手之余,友人身影渐渐远去,不可复识,但那可亲的友人坐骑似谙人性,仍从看不到的远处萧萧长鸣,娓娓辞别而又报导平安的信息,将离别的场景及情绪变得很长!很长!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红流石不转,
遗恨矢吞吴.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这两句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第一句是从总的方面写,说诸葛亮在确立魏蜀吴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局势的过程中,功绩最为卓绝.三国并存局面的形成,固然有许多因素,而诸葛亮辅助刘备从无到有地创建蜀国基业,应该说是重要原因之一.杜甫这一高度概括的赞语,客观地反映了三国时代的历史真实.第二句是从具体的方面来写,说诸葛亮创制八阵图使他声名更加卓著.对这一点古人曾屡加称颂,如成都武侯祠中的碑刻就写道:“一统经纶志未酬,布阵有图诚妙略.”“江上阵图犹布列,蜀中相业有辉光.”而杜甫的这句诗则是更集中、更凝炼地赞颂了诸葛亮的军事业绩.
头两句诗在写法上用的是对仗句,“三分国”对“八阵图”,以全局性的业绩对军事上的贡献,显得精巧工整,自然妥帖.在结构上,前句劈头提起,开门见山;后句点出诗题,进一步赞颂功绩,同时又为下面凭吊遗迹作了铺垫.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这两句就“八阵图”的遗址抒发感慨.“八阵图”遗址在夔州西南永安宫前平沙上.据《荆州图副》和刘禹锡《嘉话录》记载,这里的八阵图聚细石成堆,高五尺,六十围,纵横棋布,排列为六十四堆,始终保持原来的样子不变,即使被夏天大水冲击淹没,等到冬季水落平川,万物都失故态,唯独八阵图的石堆却依然如旧,六百年来岿然不动.前一句极精炼地写出了遗迹这一富有神奇色彩的特征.“石不转”,化用了《诗经.邶风.柏舟》中的诗句“我心匪石,不可转也”.在作者看来,这种神奇色彩和诸葛亮的精神心志有内在的联系:他对蜀汉政权和统一大业忠贞不二,矢志不移,如磐石之不可动摇.同时,这散而复聚、长年不变的八阵图石堆的存在,似乎又是诸葛亮对自己赍志以殁表示惋惜、遗憾的象征,所以杜甫紧接着写的最后一句是“遗恨失吞吴”,说刘备吞吴失计,破坏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根本策略,以致统一大业中途夭折,而成了千古遗恨.
当然,这首诗与其说是在写诸葛亮的“遗恨”,无宁说是杜甫在为诸葛亮惋惜,并在这种惋惜之中渗透了杜甫“伤己垂暮无成”(黄生语)的抑郁情怀.
这首怀古绝句,具有融议论入诗的特点.但这种议论并不空洞抽象,而是语言生动形象,抒情色彩浓郁.诗人把怀古和述怀融为一体,浑然不分,给人一种此恨绵绵、余意不尽的感觉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
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
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
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
鸣噪自纷纷.
杜甫《孤雁》一诗以雁自况,托物抒怀.“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首联点题,孤雁不饮不啄,执着一念,且飞且鸣,其声凄惨,其影孤单.思念同伴,拼命追寻,悲壮中透露出一份热烈,一份执着.
颔联巧用对比,“一片影”写孤雁的渺小孤独,“万重云”写云天的高远浩茫,两相映衬,更见得离群失伴的孤雁漂泊云天,无处投身的悲苦焦虑.“谁怜”反问,渲泄滚滚诗情:经历了安史之乱,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一方,可他无时不渴望骨肉团聚,无日不梦想知友重逢,这份离乱伤怀不正如孤雁的哀哀长鸣吗?
颈联描写幻觉,刻画心理.孤雁被思念缠绕着,被痛苦煎熬着,一刻不停地飞鸣.它望尽天涯,望啊,望啊,仿佛那失去的群雁老在它眼前晃动;它哀唤声声,唤啊,唤啊,似乎那侣伴的鸣声老在它耳畔鸣响.这两句血泪文字以虚写实,亦幻亦真,情深意切,哀痛欲绝.
尾联以“野鸦”来陪衬孤雁,感情浓烈,爱憎分明.孤雁是思群念友,悲鸣不已,痛苦劳累,迫切焦急;野鸦则鸣噪纷纷,了无意绪,无动于衷,麻木不仁.两相比照,更见得孤雁的孤单可怜,处境险恶,也可看出野鸦的鄙卑无聊,冷漠刻薄.
四联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孤雁,孤单困苦却飞走哀号,处境险恶却苦苦追寻,卑微渺小却心比天高,这是一首孤雁念群,悲中有壮的赞歌,这是一曲披露心曲,挑战人生的赞歌.小小一只孤雁写尽了诗人感时伤怀的离乱之苦.
琴台
杜甫
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
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
归凤求凰意,寥寥不复闻.
此诗是杜甫晚年在成都凭吊司马相如遗迹琴台时所作.
“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起首凌空而下,从相如与文君的晚年生活着墨,写他俩始终不渝的真挚爱情.司马相如晚年退居茂陵,这里以地名指代相如.这两句是说,司马相如虽已年老多病,而对文君仍然怀着热烈的爱,一如当初,丝毫没有衰减.短短二句,如仇兆鳌说:“病后犹爱,言钟情之至.”(《杜诗详注》)还有人评论说:“言茂陵多病后,尚爱文君,其文采风流,固足以传闻后世矣.”(《杜诗直解》)诗的起笔不同寻常,用相如、文君晚年的相爱弥深,暗点他们当年琴心相结的爱情的美好.
“酒肆人间世”一句,笔锋陡转,从相如、文君的晚年生活,回溯到他俩的年轻时代.司马相如因爱慕蜀地富人卓王孙孀居的女儿文君,在琴台上弹《凤求凰》的琴曲以通意,文君为琴音所动,夜奔相如.这事遭到卓王孙的竭力反对,不给他们任何嫁妆和财礼,但两人决不屈服.相如家徒四壁,生活困窘,夫妻俩便开了个酒店,以卖酒营生.“文君当垆,相如身自著犊鼻褌(即围裙,形如犊鼻),与庸保杂作,涤器于市中”(《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一个文弱书生,一个富户千金,竟以“酒肆”来蔑视世俗礼法,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是要有很大的勇气的.诗人对此情不自禁地表示了赞赏.“琴台日暮云”句,则又回到诗人远眺之所见,景中有情,耐人寻味.我们可以想象,诗人默默徘徊于琴台之上,眺望暮霭碧云,心中自有多少追怀歆羡之情!“日暮云”用江淹诗“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语,感慨今日空见琴台,文君安在?引出下联对“野花”、“蔓草”的联翩浮想.这一联,诗人有针对性地选择了“酒肆”、“琴台”这两个富有代表性的事物,既体现了相如那种倜傥慢世的性格,又表现出他与文君爱情的执着.前四句诗,在大开大阖、陡起陡转的叙写中,从晚年回溯到年轻时代,从追怀古迹到心中思慕,纵横驰骋,而又紧相钩连,情景俱出,而又神思邈邈.
“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两句,再现文君光彩照人的形象.相如的神彩则伴随文君的出现而不写自见.两句是从“琴台日暮云”的抬头仰观而回到眼前之景:看到琴台旁一丛丛美丽的野花,使作者联想到它仿佛是文君当年脸颊上的笑靥;一丛丛嫩绿的蔓草,仿佛是文君昔日所着的碧罗裙.这一联是写由眼前景引起的,出现在诗人眼中的幻象.这种联想,既有真实感,又富有浪漫气息,宛似文君满面花般笑靥,身着碧草色罗裙已经飘然悄临.
结句“归凤求凰意,寥寥不复闻”,明快有力地点出全诗主题.这两句是说,相如、文君反抗世俗礼法,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后来几乎是无人继起了.诗人在凭吊琴台时,其思想感情也是和相如的《琴歌》紧紧相连的.《琴歌》中唱道:“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颉颉颃颃兮共翱翔.”正因为诗人深深地了解相如与文君,才能发出这种千古知音的慨叹.这里,一则是说琴声已不可再得而闻;一则是说后世知音之少.因此,《琴歌》中所含之意,在诗人眼中决不是一般后世轻薄之士慕羡风流,而是“颉颉颃颃兮共翱翔”的那种值得千古传诵的真情至爱.
野老 杜甫
野老篱边江岸回, 柴门不正逐江开.
渔人网集澄潭下, 贾客船随返照来.
长路关心悲剑阁, 片云何意傍琴台?
王师未报收东郡, 城阙秋生画角哀.
【赏析】
此诗写于上元元年(760),这时杜甫刚在成都西郊的草堂定居下来.经过长年颠沛流离之后,总算得到了一个憩息之处,这使他聊感欣慰.然而国家残破、生民涂炭的现实,却时时在撞击他的心灵,使他无法宁静.这首诗就揭示了他内心这种微妙深刻的感情波动.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 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 况乃未休兵.
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月夜忆舍弟》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诗一起即突兀不平.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频仍、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这两句在炼句上也很见工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所以王得臣说:“子美善于用事及常语,多离析或倒句,则语健而体峻,意亦深稳.”(《麈史》)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杜甫平板为神奇的本领.
以上四句信手挥写,若不经意,看似与忆弟无关,其实不然.不仅望月怀乡写出“忆”,就是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引起思念之情.实乃字字忆弟,句句有情.
诗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自然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也分外沉痛.“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令人不忍卒读.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紧承五、六两句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读了这首诗,我们便不难明白杜甫为什么能够写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那样凝炼警策的诗句来.深刻的生活体验是艺术创作最深厚的源泉.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
看了李杜诗十首李杜诗十首...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杜甫有首小诗叫《水槛遣心》:“去郭轩楹敞,无村晚眺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 2020-06-19 …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独坐①杜甫悲愁回白首,倚杖背孤城。江敛洲渚出,天虚风 2020-06-21 …
杜甫有首小诗叫《杜甫有首小诗叫《水槛遣心》:“去郭轩楹敞,无村晚眺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 2020-06-26 …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晓望杜甫白帝更声尽,阳台曙色分。高峰寒上日,叠岭宿霾云 2020-07-02 …
英语翻译正余姚黄徵君之称诗也,一以"诗中有人"为训.有执卷仰可者,徵君初阅之曰:"杜诗."再阅之连 2020-07-08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①杜甫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 2020-07-11 …
《论诗》赵翼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传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1)诗歌第一句中的“李 2020-11-08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论诗(清)赵翼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 2020-11-15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闽中秋思唐·杜荀鹤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北畔是山南畔海 2020-12-23 …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 2021-01-12 …
相关搜索:李杜诗十首李杜诗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