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
题目详情
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当时 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为此,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依据材料回答:
(1)土地改革之后,农业生产存在什么问题?
(2)这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3)这样解决的目的是什么?
依据材料回答:
(1)土地改革之后,农业生产存在什么问题?
(2)这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3)这样解决的目的是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由材料“土地改革以后…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可知土地改革以后,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是:农业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缺乏农具、资金、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满足不了工业化的震要.
(2)由材料“土地改革以后…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为此,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可知为解决土地改革后,我国农村出现的问题,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由材料“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可知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是: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故答案为:
(1)缺乏农具、资金、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满足不了工业化的震要.
(2)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2)由材料“土地改革以后…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为此,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可知为解决土地改革后,我国农村出现的问题,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由材料“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可知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是: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故答案为:
(1)缺乏农具、资金、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满足不了工业化的震要.
(2)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看了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一架飞机从A地向北偏西60°的方向飞行1000km到达B地,然后向C地飞行.设C地恰好在A地的南偏 2020-04-05 …
某人骑自行车以每小时十五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回来时因绕路走来三千米,虽然速度比原来快1千米/时, 2020-04-11 …
帮个忙: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240千米,张师傅开车平均每小时行60千米,李师傅开车平均每小时行90分 2020-04-26 …
某人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5km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回来时,因故绕路多走3km,虽然速度比原来每小时多 2020-05-16 …
旅行者由A地步行到B地,然后再返回原地,路上共花了3h41min,由A地到B地的道路,前一段是上坡 2020-05-17 …
旅行者由A地步行到B地,然后再返回原地,路上共花聊3H41MIN.由A地到B地的道路,前一段是上坡 2020-05-17 …
旅行者由A地步行到B地,然后再返回原地,共花了3h41min,由A地到B地的道路,前一段是上坡,中 2020-05-17 …
旅行者由A地步行到B地,然后返回原地,路上花了3小时41分,由……旅行者由A地步行到B地,然后返回 2020-05-17 …
一人从甲地向东出发做匀速直线运动,以3m/s的速度用10min行至乙地,然后又以4m/s的速度用1 2020-05-23 …
春天了,当大地受到大自然宠爱的时候,它的门前涌来了那么多宾客:黄莺来了,为大地唱着殷勤的歌儿,以求 2020-06-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