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马歌东:我崇尚“自讨苦吃”的人生吴锦2010年5月,上海世博园展示区,人们对着一幅形体修长、圆润飘逸的书法作品惊叹不已:“这是哪种字体?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马歌东:我崇尚“自讨苦吃”的人生

吴 锦

2010年5月,上海世博园展示区,人们对着一幅形体修长、圆润飘逸的书法作品惊叹不已:“这是哪种字体?以前从来没见过!”媒体也竞相把镜头对准了创作者——学者、书法家马歌东教授。

头发灰白、略显疲惫的马歌东依然淡定:“这是马氏中山篆,是我根据河北省平山县出土的2 300多年前的古中山国铭文创补的字体。”

恰如粲然耀亮的闪电,这种新字体引起的震撼前所未有:媒体纷纷报道,专家们称其“金招玉式,美不胜收”,“精妙构图,下笔如剑,精气凝于笔端,神法剑入纸背”,是古文字学和书法艺术的完美结合。为此精研26年,几乎耗尽了全部心力的马歌东却无暇停留,完成了一场迁延已久的手术后,他在病床上又开始了“书谱”的修订。

1944年农历5月5日,马歌东出生在河南开封。祖父马振波是当地文化名人,17岁中举,素工声韵,多有著述,后任省文史馆馆员。父亲马可仲曾就读上海美专,尤擅国画。上小学时,马歌东总能看到祖父读书吟咏、改删旧稿,书房摆满了线装《佩文韵府》《资治通鉴》及李杜诗集等典籍。浸润在醇厚浓郁的古典文化氛围中,他吸纳着先贤智慧,早早就开始追寻诗意人生。

1981年,马歌东在西安留校任教,讲授中国古典文学,撰写论文,崭露头角。然而,他很快发现,这个古老学科研究多年,如果不能开拓新领域、采用新方法,势必陷入困境。

偶然一次机会,马歌东遇到了日本汉诗,也就是日本人写的中国古典式诗歌作品。仿佛是命定的宿缘,“我与汉诗相互选中,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的使命,也出自我心灵深处朝圣的本能。”他自学日语,五年苦读,终能流利地落笔成章。

1987年春,马歌东赴日本福井大学讲学。当时国内罕见的《诗集日本汉诗》二十卷本让他眼界大开,原来日本“曾经有过一个庞大的不能消失的汉诗创作群体和一段辉煌的汉诗兴盛史。这是一片被冷落已久的荒原,它深蕴着世界文明发展史的奇迹”。他不顾一切地扑了上去,确立了日本汉诗溯源比较课题。十数年如一日的翻检,书断线、卷坠页已是常事,甚至不得不“孤芳自赏,我行我素”,面对不合时宜的窘迫。

2004年1月,专著问世,被誉为“当今研究日本汉诗最为全面、精致之作”。国内专家赞叹他“耐住了寂寞,越过了坎坷”,日本学者感念他“把日本汉诗介绍到了汉诗的故乡”。

创补“马氏中山篆”新字,则是马歌东人生的另一个高峰。

创补新字,关键在于科学严谨。马歌东确立了三原则,即符合古文字结构的发展规律,有古文资料依据,遵循约定俗成法则。他参照“中山三器”铭文特征,确定了414个基准字,结合传统“六书”字体结构,利用《说文解字》《古文字类编》《金文编》等十余部文献,一笔一画地抠。有时本已反复考证,却又被新发现的“铁证”推翻,一些字甚至经过几年摸索才能确定下来。

创补新字的过程犹如“补天”,是对人耐力极限的考验。整日埋首书堆,常常是对面小学的陡然寂静提醒他又过去了一星期。马歌东就这样按迹循踪,反复斟酌,创作出了5 000余字,命名为“马氏中山篆”。2008年年底,收录40余幅书法创作的“作品集”先行出版。更为精审繁难的“书谱”四易其稿,即将面世。湮没了2 300余年的中山篆书重见天日,由此正式迈入书法艺术殿堂。

“夫妻共砚,人生一幸!”夫人张芳谦和沉静,志趣高雅,有着精湛的书法才艺,被誉为“海棠人物”。他们夫妻“既是知音,亦是诤友”,生活中相濡以沫,工作上苛刻挑剔。如今,孩子们事业有成,他们的二人世界温馨淡定。张芳回忆,“先生常伏案于北屋窗下,我涂鸦在南屋阳台,合作时两人聚首中间的书房。每天的‘课间休息’,我们或在小客厅打康乐球,或下到颐养着我们的小花圃里莳花弄草”。

马歌东说:真正的学者不能“安分守己”,我崇尚“自讨苦吃”的人生。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马歌东取得的成就与他受到的家庭熏陶有莫大关系,尤其是祖父教导了他古典文化,为他以后的从教、研究打好了基础。

B.在学术上马歌东有着敏感的发现:中国古典文学这个古老学科研究多年,如果不能开拓新领域、采用新方法,势必陷入困境。

C.“我与汉诗相互选中,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的使命,也出自我心灵深处朝圣的本能。”因此,马歌东与汉诗有着命定的宿缘。

D.确定了汉诗研究的方向,马歌东十数年如一日地钻研、探究。功夫不负有心人,马歌东在这一领域终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E.创补“马氏中山篆”新字,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但马歌东经受住了考验,历经坎坷,使湮没了2 300余年的中山篆书重见天日。

2.马歌东做了哪些“自讨苦吃”的事?具体吃了哪些苦?(4分)

3.马歌东不“安分守己”崇尚“自讨苦吃”的人生,对此你有什么看法?(6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AC

2.(1)从事日本汉诗研究。①他自学日语,五年苦读,终能流利地落笔成章。②汉诗研究是冷落已久的荒原,需耐得住寂寞,进行十数年如一日的翻检。③甚至不得不“孤芳自赏,我行我素”,面对不合时宜的窘迫。

(2)创补“马氏中山篆”新字。①确定基准字时,参考各种资料,一笔一画地抠。②有时本已反复考证,却又被新发现的“铁证”推翻,一些字甚至经过几年摸索才能确定下来。③创补新字的过程犹如“补天”,是对人耐力极限的考验。

3.马歌东是颇有成就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却转而从事日本汉诗研究20余年;他可以选择含饴弄孙,颐养天年,却投入极大的热情与精力去创补2300余年前的一种古老文字。他这种不“安分守己”,崇尚“自讨苦吃”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此外,马歌东的事迹还启示我们:在生活中不能固步自封,夜郎自大;在学术上更要积极开拓新领域、采用新方法,使自己活起来,使工作活起来。选择“自讨苦吃”的人生,认准学习的方向,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打击,最后一定会取得成功。


1.


分 析:
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将选项代人原文,进行仔细的辨识,找出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A项“祖父教导了他古典文化”不恰当,根据文中的意思,应是祖父自身的博学无意中营造的古典文化氛围影响了他。C项,强加因果关系。所以选AC。


考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分 析:
此题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概括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从整体上感知文本内容,然后从文本中找到与马歌东“自讨苦吃”相关的语段,从文章的结构即可看出马歌东做的两件大事,遭遇的困难从文中筛选即可,组织答案时,要注意要点要全面条理。


考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分 析: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探究题,解答此题,首先要结合着文本内容,简要概述马歌东自讨苦吃的一些事迹,并做出评价,然后从学术、工作、学习、生活等角度来探究马歌东这种自讨苦吃的精神给我们的人生启示。只要观点合理即可。


考点:
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马...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不执著的意思不执著是不是我们在苦的时候还是感到苦,但是像流水一样,过后不停留.乐也一样还是说苦的时  2020-05-13 …

英语翻译帮忙翻译几个句子到英语,不难,不要在网上翻译,要人工的,准确的!可以不都翻译,注明哪一个.  2020-05-15 …

有人说愚公移山精神就是苦干精神,仅有苦干是远远不够的,苦干加巧干才等于成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  2020-05-17 …

谁能给我对出来?花已栽,心常在, 花已开,心难猜,花已败,心无奈,十五月,为何缺,月难圆,心怎全,  2020-05-17 …

英语翻译孤独本来就是生命的本质,而负面的人却将孤独扩大,变成独特的痛苦,只有自己一个人领悟的可怜状  2020-05-21 …

王羲之三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苦练书法,因每天洗毛笔,屋前水池变成了墨池,最终成为了著名的大书法家,  2020-06-08 …

将刚出芽不久的苦瓜苗用刀剪断,仅剩下子叶以下约3厘米左右,然后将剪好的苦瓜苗插进一株幼小的南瓜苗劈  2020-06-16 …

将刚出芽不久的苦瓜苗用刀剪断,仅剩下子夜以下约3厘米左右,然后将剪好的苦瓜苗插进一株幼小的南瓜苗劈  2020-06-28 …

阅读理解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节俭、不怕艰苦著称于世……我国的古人早就讲“艰难困  2020-06-30 …

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任劳任怨:做事不怕辛苦,不怕别人埋怨。B、销声匿迹:不公开讲话,不  2020-07-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