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幸福铃声①第一次强烈地想和老爸通电话,是在十年前,他生日的那天。②那时候,我还在南方读书,缴了学费,家里已无力支付我的生活

题目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幸福铃声

  ①第一次强烈地想和老爸通电话,是在十年前,他生日的那天。

  ②那时候,我还在南方读书,缴了学费,家里已无力支付我的生活费。日常开支基本上依赖学校的特困生补助和一些微薄的奖学金。我穿的衣服,是姐姐们的衣服改制而成的,鞋子是母亲在灯下一针针纳好的,盖的被子是父亲借了亲戚家的棉花用一天一夜亲手弹制的……

  ③学校离家实在是太远了,为了省下路费,大学四年我没回过一次家。每个周末我都坐在校园的紫荆树下给父亲写信,告诉他,我又考了全年级第一名,拿到了一等奖学金;我在那件从高中就穿的旧衣服上贴了一朵精致小花,穿在身上很漂亮;还告诉他,我们学校有一种紫色的花,常常在我写信的时候落下一两片,非常美丽温柔,但是在梦里我仍然见到的是家乡那片白绿交杂的生动的白桦林……

  ④并不是每封信都会寄出去,毕竟八分的邮资对我来说可能就意味着早上要吃不饱去上课。何况父亲并不识字,每次要走到几里外的二姨家才能听到我的信。

  ⑤没有信的日子,父亲是那么盼望能够知道女儿一切安好。于是,我的能解决一切困难的聪明父亲想出一个绝妙办法。他让二姨在回信里告诉我,镇上的一个小商店有电话,他和老板很熟,已经说好了,以后每个星期六晚七点我把电话“打”过去,他会准时在那里。

  ⑥而他,其实并不接那电话,只笑呵呵地张开嘴,贪婪地听着那美妙的来电铃声,直至它最后消失。他一直觉得那欢快的铃声就是他女儿的真心笑声,只要女儿的电话铃声准时响起,他就明白女儿在他乡一切都好。

  ⑦我家所在的村庄离镇子大概有近十里的路,中间有一片宽广的白桦林。每个星期六的黄昏,我的父亲,一个中年的东北汉子,会雄赳赳气昂昂地两次穿过那片白桦林。母亲说村子里的人这一天都能听到他嘹亮的歌声。

  ⑧我还记得那个大雪纷飞的周末,那天是父亲的生日,我多么希望他能接我的电话,我有多少话要亲口对他说呀。

  ⑨我的论文在一家核心刊物上发表了,稿费被我拿来买了马海毛,准备亲自给您织条围巾!有一个师兄一直和我每月去做义工,他说他也要给您“打电话!”我们寝室昨晚评比,老爸您获得“最有创意老爸”称号!还有,我要对您大声说,老爸,生日快乐!

  ⑩可是我的笑呵呵的父亲等到铃声消失后即刻站了起来,昂首走出了商店。等我手忙脚乱再插好卡拨电话过去时,商店老板告诉我:“闺女,外面都是白色的呢,你老爸现在应该走进那片白桦林了吧,我这里是看不到他的影子了,你老爸棒呢,走起路来,谁都赶不过他。”

   那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的父亲穿着红篷披风站在那片白桦林里,四周都是电话机,他拨电话给我,爽朗地大笑,闺女呀,老爸现在有好多电话了呀!

   据说,父亲后来接到我的来信,听到我非常希望那天他接电话,想亲自对他说生日快乐时,大笑:傻丫头,我不都在电话铃声里听到了嘛!

1 )文章第一段的问题在哪两段作了具体体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父亲“贪婪地听着那美妙的来电铃声”,为什么说来电铃声是美妙的?为什么又说父亲贪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多次写到家乡的那片白桦林,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中有两处描写:一处是母亲说……,一处是商店老板说……说说这两处侧面描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文章开头一段有什么作用?结尾两段又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解析:
(1)⑧⑨两段。 (2)因为电话是女儿打来的,听到电话铃声就仿佛听到了女儿的声音。所以说来电铃声对父亲来说是美妙的。又因为女儿上学之后一直没回家,父亲挂念女儿,却只能通过这种方式传达情意,所以女儿的来电铃声,对父亲来说是宝贵的。“贪婪”一词把父亲对女儿的挚爱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3)第一次写白桦林,表达了自己对故乡、对亲人的强烈思念之情。第二次写白桦林,是衬托父亲,突出父亲在女儿心中的高大、亲切。第三次写白桦林再次烘托父亲形象。 (4)表现父亲听了电话铃声,得知女儿一切都好的愉快心情。 (5)开头一段,总领全文,引出回忆;最后两段,深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