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顺民先王先顺民心,故功名成。夫以德得民心以立大功名者,上世多有之矣。失民心而立功名者,未之曾有也。得民心有道,万乘之国,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顺民
  先王先顺民心,故功名成。夫以德得民心以立大功名者,上世多有之矣。 失民心而立功名者,未之曾有也。 得民心有道,万乘之国,百户之邑,民无有不说。取民之所说而民取矣,民说岂众哉?此取民之要也。
  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 ,曰:“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无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于是翦其发,枥 其手,以身为牺牲,用祈福于上帝。民乃甚说,雨乃大至。则汤达乎鬼神之化、人事之传也。
  文王处歧事纣,冤侮雅逊,朝夕必时,上贡必适,祭祀必敬。纣喜,命文王称西伯, 赐之千里之地。文王再拜稽首而辞曰:“愿为民请炮烙之刑。” 文王非恶千里之地,以为民请炮烙之刑,必欲得民心也。 得民心则贤于千里之地,故曰文王智矣。
   越王苦会稽之耻,欲深得民心,以致必死于吴。 身不安枕席,口不甘厚味,目不视靡曼,耳不听钟鼓。三年苦身劳力,焦唇干肺,内亲群臣,下养百姓,以来其心。有甘肥不足分,弗敢食;有酒流之江,与民同之。身亲耕而食,妻亲织而衣。味禁珍,衣禁袭,色禁二。时出行路,从车载食,以视孤寡老弱之渍病、困穷、颜色憔悴、不赡者,必身自食之。于是属诸大夫而告之曰:“愿一与吴徼天下之衷。今吴、越之国相与俱残,士大夫履肝肺,同日而死,孤与吴王接颈交臂而偾,此孤之大愿也。若此而不可得也,内量吾国不足以伤吴,外事之诸侯不能害之,则孤将弃国家,释群臣,服剑臂刃,变容貌,易姓名,执箕帚而臣事之,以与吴王争一旦之死。孤虽知要领不属,首足异处,四肢布裂,为天下戮,孤之志必将出焉!”于是异日果与吴战于五湖,吴师大败,遂大围王宫。城门不守,禽夫差,戮吴相,残吴二年而霸。此先顺民心也。 (《吕氏春秋》)
【注】 ①桑林:古地名,传说是汤祭祀神的场所。 ②枥:压挤。枥手是古代的一种刑罚。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王再拜稽首而 曰   辞:辞谢
B.得民心则 于千里之地  贤:胜过
C. 群臣,服剑臂刃    释:放走,遣散
D.身不安枕席,口不 厚味 甘:甘甜
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下养百姓, 来其心  中述汤武, 刺世事
B.以视孤寡老弱 渍病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 至此
C.残吴二年 霸     城入赵 璧留秦
D.得民心则贤 千里之地 平原君不敢自比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君王顺依民心的举措的一组是(  )
①汤乃以身祷于桑林 
②无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 
③文王再拜稽首而辞曰:“愿为民请炮烙之刑。” 
④得民心则贤于千里之地 
⑤三年苦身劳力,焦唇干肺,内亲群臣,下养百姓,以来其心 
⑥身亲耕而食,妻亲织而衣
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历史上商汤以自己的身体作牺牲为民求雨的事例,说明汤通晓鬼神的变化、人事转移的道理。
B.文王辞去纣封给他的千里之地,为民请除炮烙之刑,一心要换取民心,其目的在于得到民心。因此说,文王是非常聪明的。
C.文章重点叙述了越王勾践“内亲群臣,下养百姓,以来其心”,终于“残吴二年而霸”的事例,旨在说明只有“先顺民心”,方可“功名成”,以及“以德得民心”的道理。
D.本篇文章继承了孟子荀子重视民众的思想,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对民心的重视,在今天仍然很有现实意义。
5.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失民心而立功名者,未之曾有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王非恶千里之地,以为民请炮烙之刑,必欲得民心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越王苦会稽之耻,欲深得民心,以致必死于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D2.A3.C4.A5.(1)失去民众的拥护而建立大功、成就美名的,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      (2)文王并不是讨厌千里的土地,用它来替人民请求废除炮烙之刑,一定是想要换取民心。 ...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顺...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