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问题。树下的老人周国平①十年前,刘彦把他的好几幅油画带到我家里,像举办一个小型画展似的摆开。他让我从中挑选一幅。我站在这幅画面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问题。 |
树下的老人 周国平 |
①十年前,刘彦把他的好几幅油画带到我家里,像举办一个小型画展似的摆开。他让我从中挑选一幅。我站在这幅画面前挪不开脚步了。从此以后,这幅画就始终伴随着我,我相信它将一直伴随我走完人生的旅程。 ②我对这幅画情有独钟,不仅仅是因为它 画得好 。刘彦的风景画都画得非常好。可是看见这幅画,我仿佛看见了一种启示,知道了我的人生之路正在通往何处,因此而感到踏实。 ③画面上是一小片树林,那些树是无名的,看不出它们的种属。也许只是一些普通的树吧。在树木之间,可以看见若干木屋、木篱笆、小土路,也都很普通。画的左下方,一个人坐在树下,他的身影与一截木篱笆以及木篱笆前的那一丛灌木几乎融为一体。所有的植物都充满着动感,好像能够看见生命的液汁在其中喷涌、流淌、沸腾,使人不由得想到梵·高的画风。然而,与梵·高不同的是,画的整体效果却显示为一种肃穆的宁静。刘彦似乎在用这幅画向我们证明,生命的热烈与自然的静谧并不矛盾,让一切生命按照自己的节律自由地生长,结果便是和平。 ④树下的那个人是谁?他微低着头,一顶小小的圆沿帽遮住了他的脸,而他身上的那件长袍朴素如农装,宽大如古希腊服。那么,他是一个农夫,抑或是一位哲人?也许两者都是,是一个思考着世界之底蕴的农夫,一个种了一辈子庄稼的哲人?他坐在那里是在做什么,沉思、回忆、休憩,或者只是在打瞌睡?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便是他置身在尘嚣之外。那尘嚣或者从未到来,或者已被他永远抛在了身后。 ⑤后来刘彦告诉我,他的这幅画有一个标题,叫“树下的老人”。 这就对了 ,一个老人,不过这个老人不像别的老人那样因为行将死亡而格外恋世或厌世。不,他与那个被人恋或厌的世界不再有关系了,他的老境已经自成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一切尘世的辛劳都已经消逝,一切超验的追问也都已经平息。他走过了许多沧桑,走到了一棵树下,自己也成了一棵树。现在他只是和周围的那些树一样,回到了单纯的生命。他不再言说但也不是沉默,他的语言和沉默都汇入了树叶的簌簌声。不错,他是孤独的,看来不像有亲人的陪伴,但这孤独已经无须倾诉。一棵树是用不着向别的树倾诉孤独的。如果说他的孤独曾经被切割、搅扰和剥夺,那么现在是完整地收复了。这完整的孤独是充实和圆满。是了无牵挂的归宿。他因此而空灵了,难怪衣帽下空空如也,整个儿只是一种气息,一种流转在万物之中的气息。所以,这里不再有死亡,不再有时间,也不再有老年。 ⑥也许我的解读完全是误读,那有什么要紧呢?我只是想让刘彦知道,他的风景油画是多么 耐人寻味 。我的直觉告诉我,这是一种最适合于他的天性的艺术。他的内在的激情在其中找到了庇护,得以完好无损地呈现为思想,呈现为超越思想的宁静。风景油画属于他的创作的早期阶段,但我不无理由地相信,他迟早将回到这里,犹如那个老人回到树下,犹如一个被迫出外谋生的游子回到自己朝思暮念的家园。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油画中老人的“身影与一截木篱笆以及木篱笆前的那一丛灌木几乎融为一体”暗示着老人与自然的和谐。 B. “那件长袍朴素如农装,宽大如古希腊服”的比喻,扣合了“一个思考着世界之底蕴的农夫,一个种了一辈子庄稼的哲人”的疑问。 C. “这就对了”一句,与上一段的疑问形成呼应,从而引出下文对画中人物的进一步理解;同时也表达了作者与画作者思想的共鸣。 D. 油画中的树只是背景,目的是为了衬托树下的老人;而在本文中,作者颠覆了画作者的用意,使得油画的意境更为深广。 E. 本文对“树下的老人”这幅油画的解读,显示了作者对生命和人生深刻而独到的认识,令人回味,发人深思。 2. 第③段,作者在描写画上的植物时写到梵·高的目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作者为什么认为刘彦的这幅油画“画得好”且“耐人寻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第⑤段结尾“这里不再有死亡,不再有时间,也不再有老年”中“这里”一词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作者从“树下的老人”这幅油画中“仿佛看到了一种启示”,但文章结尾却又说“也许我的解读完全是误读”。对此你怎么看?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2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BD 2.比较。显示两者的相同与不同——“植物都充满着动感,好像能够看见生命的液汁在其中喷涌、流淌、沸腾”,但“画的整体效果却显示为一种肃穆的宁静”;进而说明比较的目的——“生命的热烈与自然的静谧并不矛盾,让一切生命按照自己的节律自由地生长,结果便是和平。” 3.刘彦似乎在用这幅画向我们证明,生命的热烈与自然的静谧并不矛盾,让一切生命按照自己的节律自由地生长,结果便是和平。因为刘彦的风景油画能将内在激情通过具体的画面完整地呈现为思想,呈现为超越思想的宁静。 4.一切尘世的辛劳都已经消逝的老境;一切超验的追问都已经平息后无牵挂的归宿;回到单纯的生命。(主观题意对即可) |
看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求这段文章在《三国志·陈登传》中的原文若干年后,刘备、许汜与刘表在一起共论天下之士.谈到陈登时,许 2020-06-09 …
英语翻译刘尹至王长史许清言,时苟子年十三,倚床边听.既去,问父曰:「刘尹语何如尊?」长史曰:「韶音 2020-06-13 …
抚养和赡养义务用法学的观点进行论述张某于1976年7岁时,被刘利铜、朱文秀夫妇收养,改名刘非。19 2020-06-24 …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小题。(7分)浣溪沙①苏轼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细雨斜风 2020-06-29 …
章大家行略①刘大櫆先大父侧室②,姓章氏,明崇祯丙子十一月二十七日生。年十八来归,逾年,生女子一人, 2020-07-03 …
英语翻译赠与书赠与人刘争,男,一九八二年十月十二日出生,现住唐山市路北区祥荣里301楼4门301号 2020-07-19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章大家行略①刘大櫆先大父侧室②,姓章氏,明崇祯丙子十一月二十七日生。年十八 2020-08-03 …
2012年10月27日晚上7:30分中央三台《向幸福出发》栏目中,曾荣获“全国十佳自强女孩”等称号的 2020-11-23 …
1919年,太原郊区的刘大鹏写道:“五更各庙呜钟,惊醒世人早起迎神,里中放炮接连不断,此其新年也。上 2020-12-23 …
英语翻译2009年十大体育人物:刘翔9月20日,全世界田径迷的目光对准上海,因为刘翔在时隔一年多后终 2021-0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