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题目:向前,向前,向前!要求:(1)将题目抄写在作文纸上。(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题目详情

题目:向前,向前,向前!
  要求:(1)将题目抄写在作文纸上。(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向前,向前,向前!  

  雏鹰在试飞的过程中不断前行,只为有一天能够展翅天宇;花苞在成长的过程中拼命汲取养分,只为有一天能在阳光下热情绽放;而我也要在内心的紧张与胆怯中不断前行,向着心中的梦想前进!
  坐在校学生会竞选台下的我,静静聆听着台上学哥学姐们精彩的发言,他们大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气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势。而我——一个毫无经验的无名小辈,在他们的映衬下显得那么渺小而不堪一击。
  “18号。”该我上场了。不知怎地,双腿开始不听使唤地不住颤抖,心跳犹如上了高速公路的汽车不断加快,台下一双双眼睛盯得我不知如何是好。
  我悄悄地看了眼坐在台上的老师。她冲我微微一笑,点了下头,双手握了下拳头,似乎在告诉我:“加油,要不断向前,向着梦想前行!”她的双眼中写满了对我的鼓励与期待。我定了定心,长舒一口气。
  我举起话筒,颤抖的双手“静”了许多,我环视了一下周围。台下同学那一张张笑脸与一双双期待的眼神鼓舞着我,我一定要不断前行,为了自己的目标前进!
  携着大家的祝福与鼓励。我开始了自己的演讲。如波涛般翻滚的内心平静了许多。渐渐地,我的腿不再颤抖,声音更加洪亮,在空中比划的双手也自然了许多。
  在大家的注视下,我完成了演讲,掌声响彻全场。我欣慰地笑了,因为那是对我在内心紧张与胆怯面前不断前行的肯定,它见证了我的坚定与执著。
  人生亦如此,在跑步摔倒时,你可曾想到退缩?考试失败时,你可曾想过放弃?如果我们选择放弃,那结果注定失败。可是如果我们选择了在逆境中向前,也许我们便迎来了“柳暗花明”。
  选择向前,生命之花从此有了朝气与活力;选择向前,成功之门为你悄然打开;选择向前,人生之树为你开花结果。
  我相信,是鸿鹄终会一鸣惊人,是雄鹰终会一飞冲天!
  也许成长的道路会充满荆棘和坎坷,但只要心中有“向前”的信念,一定会“有所广益”。
  让我们做好准备,向前冲吧!
  点评:
  就全文而言,这篇文章做到了叙议有机结合,文章的主体部分,叙述了“我”参加学生会竞选的过程;随后,作者以“人生亦如此”一句开启下文的议论,表达了人人都要始终向前的感悟。纵观全文,议由叙而生,叙为议铺垫,二者共同为主题服务。
  作者重视运用神态、细节描写来体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很形象,很生动。比如,描写刚刚登台时“双腿”、“心跳”的变化等,就具有很直观、很真实的感觉。另外,以文章开头一、二段为例来看,看得出作者注重运用引用、比喻等手法,有效增强了文章的文采,提高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这绝对是一道新颖且偏难的题目,“向前,向前,向前”出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仿佛是远离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借用反复手法、三次接连出现的词语。容易让人联想起口号。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身处中考之中的北京考生们。面对着08年上半年的抗雪抗震救灾、下半年的北京奥运会,都需要一种振作、向上、坚持的精神。在衣食无忧、倍受呵护和娇惯的生活中,青少年更需要给自己的精神注入拼搏、奋进的活水。可以说,命题者拟出这样出人意料的题目,也是有他们自己独特的考虑的。
  那么,对于我们来说,该怎样迅速打开思路,写出上佳的作文来呢?
  首先是要找准思考的出发点。题目中“向前”一词,是相对于“退后”、“停止”、“放弃”等而言的。哪些情境下容易出现向前与退后、向前与停止、向前与放弃等之间的选择和较量呢?写抗雪救灾、抗震救灾等固然不错,但是。如果对远离自己生活的内容没有把握写好,就不如沿着上面这个问题,从自己的经历中找出恰当的材料来。
  其次是要张开思维的翅膀。从写实的角度看“向前”。可以写跑步中不断前行、练自行车前行、爬山前行、奔赴抗震救灾现场等:从虚写的角度看“向前”,可以将“向前”作为一种信念——就是面对困难、挫折的永不放弃,坚持和坚强的决心并加以实施。这样一来,就有很多很多的事情可写了,比如竞选、学习、尝试自理、战胜伤病和贫困,等等。而类似的名人典故,更是数不胜数。可写的材料多起来了,文章才能避免空洞,保证充实。
  再次是要表达真挚的感情。命题者给出的题目,不仅运用了反复修辞,还加上了颇有力度的标点,很有感情色彩。这也给写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你应该在文章里怎样表达真情、激情?首先,文章中有“我”在,感情才会如汩汩清流。如果写的不是亲身经历的事情,而是对生活素材的艺术加工,这时你一定要把自己放在文中人物的位置上,站在他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增添真实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情”不应孤立存在,而应该寓情于事、于景或于人。同时,要重视描写,特别是描画典型细节。在语言运用上,要善于运用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表达心中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