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借喻与比喻有什么区别?

题目详情
借喻与比喻有什么区别?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借喻是比喻的一种.
比喻的形式
比喻按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来看,其基本类型有三种:
明喻、隐喻(暗喻) 、借喻
除此三种基本类型之外,根据比喻的三个部分的结合情况,其变化形式有:
博喻、倒喻、反喻、缩喻、扩喻、较喻、回喻、互喻、曲喻
明 喻
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等.
例子:
他(本体)动也不动,彷如(喻词)石像(喻体).
叶子(本体)出水很高,像(喻词)亭亭的舞女的裙(喻体).(朱自清《荷塘月色》)
隐 喻 [暗 喻]
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成为」、「变为」等系词代替「像」一类的喻词.
例子:
母亲啊!你 (本体)是 荷叶(喻体), 我(本体) 是 红莲(喻体).
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本体)都成了水墨山水(喻体).(李健吾《雨中登泰山》)
借 喻
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
借喻 借喻,比喻之一.是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如“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鲁迅《故乡》)以“厚障壁”来比喻“我”和闰土之间形成的感情距离.再如:“这轮晓日从我们民族历史的地平线上一跃而出,闪射着万道红光,照临到这个世界上.”(杨朔《泰山极顶》)用“这轮晓日”来比喻“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这两个例句中,本体和比喻词都隐去了,所以宋代陈在《文则》中称这类形式为“隐喻”,应当注意不要与现在所说的隐喻(即暗喻)相混淆.借喻是比喻中的高级形式,运用它时要求本体与喻体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在特定的语境中,由喻体就可以直接领会到本体.如:“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读者可以立即领会“鬼”、“豺狼”之所指.借喻由于只有喻体出现,所以能产生更加深厚、含蓄的表达效果,同时也使语言更加简洁.像上面几个例子,假如用明喻或暗喻表示,就拖沓多了.
例句
①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高尔基《海燕》)
②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再也说不出话.
(鲁迅《故乡》)
③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
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
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
(欧仁·鲍狄埃《国际歌》)
暗喻 暗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说甲(本体)是(喻词)乙(喻体).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暗喻又叫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