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杜甫的生平遭遇主要介绍杜甫的遭遇

题目详情
杜甫的生平遭遇
主要介绍杜甫的遭遇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杜诗的主要风格是沉郁顿挫.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其感情基调是悲慨.如《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通篇从咏怀叙起,每四句一转,层层跌出:先自叙稷契本怀,然后写仕既不成,隐又不遂,百折千回,仍复一气流转,极反复排宕之致.此即所谓“沉郁”也.次叙自京赴奉先县道中见闻,而致慨于国奢民困,此正忧端最切处.而叙事中夹议论,感情激切.末叙抵家事,仍归到忧黎元作结,认是咏怀本意.全诗以议论为主,杂以叙事,议论有所自,续事有所归.错综的社会现实、复杂的思想感情,都写得形象而层次分明.篇幅虽长,却相当紧凑,语言洗炼而有概括力,风格沉郁顿挫.
  杜诗的风格是多样化的.除沉郁顿挫之外,杜诗还有其他风格,正如胡震亨所说:“精粗巨细,巧拙新陈,险易浅深,浓淡肥瘦,靡不毕具”(《唐音癸签》卷六)这正是伟大作家艺术上高度成熟的标志.在杜诗的多样风格中,萧散自然,是又一重要特色.如他的《江畔独步寻花》、《水槛遣心二首》《绝句漫兴》九首等.
  杜诗的不同风格的形成,与杜甫不同时期的不同境遇,或者同一时期的不同心境似有关系.当他生活坎坷,颠沛流离,或处于战乱之中时,他的家国之思,身世之感,便自然涌出,悲歌慷慨,这时的诗,往往便表现为沉郁顿挫.当他生活稍微安定时,他就写一些萧散自然的诗.
  杜诗集六朝、盛唐诗歌之大成.杜甫的集大成,首先是他身上集中了中国文化传统里的一些最重要的品质,即仁民爱物、忧国忧民的情怀.就诗歌传统而言,杜诗的叙事与议论,受《诗经》的影响;其悲歌慷慨的格调,受《离骚》的影响;其缘事而发,受汉乐府的影响;其浓烈的抒怀,细腻的感情,受建安诗歌的影响.在诗的表现方法、表现形式、诗的语言及意象上,他吸收的就更为广泛而多样.
  从唐诗的发展看,从盛唐到中唐,是一个巨大的转变,杜甫就是衔接这个转变的伟大的诗人.无论是思想感情、人格方面还是艺术经验方面,杜甫都给后代以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历千年而不衰.
仕途不顺
天宝六
杜甫
载,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科举之路既然行不通,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无结果.他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著贫困的生活,“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年正月,玄宗将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于是在天宝九载冬天预献三《大礼赋》,得到玄宗的赏识,命待制在集贤院,然而仅得“参列选序”资格,等候分配,因主试者仍为李林甫所以没有得到官职.
天宝十四年,杜甫被授予一个河西尉这种小官,但杜甫不愿意任此“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的官职,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低阶官职,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杜甫因已年四十四,至长安也十年有余,为生计而接受了这所学无用之职.十一月,杜甫往奉先省家,杜甫刚刚进到家门就听到哭泣声,原来小儿子饿死了.就长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见闻,写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战乱流离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仓惶西逃.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这时的杜甫已将家搬到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避难,他听说了肃宗即位,就在八月只身北上,投奔灵武,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同被俘的王维被严加看管,杜甫因为官小,没有被囚禁.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时值安史之乱,他时刻注视着时局的发展,在此期间写了两篇文章:《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冠形势图状》和《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为剿灭安史叛军献策,考虑如何减轻人民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