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宋中耿湋日暮黄云合,年深白骨稀。旧村乔木在,秋草远人归。废井莓苔厚,荒田路径微。唯馀近山色,相对似依依。注宋中:唐朝“安史之乱”时,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宋 中
耿 湋
日暮黄云合,年深白骨稀。
旧村乔木在,秋草远人归。
废井莓苔厚,荒田路径微。
唯馀近山色,相对似依依。
【注】宋中:唐朝“安史之乱”时,张巡、许远在此与叛军进行过殊死搏斗,杀敌万人,但最后二人战败被杀。
(1)诗歌首联的意境和作用分别是什么?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请简要解说诗歌最后一句“唯馀近山色,相对似依依”与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在景物描写上的相同点和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点。
宋 中
耿 湋
日暮黄云合,年深白骨稀。
旧村乔木在,秋草远人归。
废井莓苔厚,荒田路径微。
唯馀近山色,相对似依依。
【注】宋中:唐朝“安史之乱”时,张巡、许远在此与叛军进行过殊死搏斗,杀敌万人,但最后二人战败被杀。
(1)诗歌首联的意境和作用分别是什么?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请简要解说诗歌最后一句“唯馀近山色,相对似依依”与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在景物描写上的相同点和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点。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分析意境抓住景物特点即可.“暮”“黄云”“白骨稀”,营造了一种凄凉、惨淡的意境;首联写景的作用一般具有营造氛围、奠定感情基调、引出下文等作用.本题中从内容看,奠定全诗悲凉的基调,从结构上看引出下文对宋中苍凉、寥落景色的描写.
(2)本题有两小问,一是景物描写上的相同点:“相对似依依”“相看两不厌”都是写人、山之间的感情交流;
二是情感上的不同点:本诗尾联的分析抓住“唯”,表现的是青山不改、人事全非的悲凉愁怀;李白的抓住“不厌”,表现的是物我两忘、怡然自得的情感.
答案:
(1)①首联通过对宋中暮色四合、白骨稀少的景物描写,营造了一种凄凉、惨淡的意境.②为全诗定下了悲凉的基调,引出下文对宋中苍凉、寥落景色的描写.
(2)①相同点:耿诗和李诗的诗句都是写人、山之间的感情交流.②不同点:耿诗表现的是青山不改、人事全非的悲凉愁怀;李诗表现的是物我两忘、怡然自得的情感.(结合《独坐敬亭山》的前两句,回答体现了诗人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情感亦可.)
赏析:
公元八世纪中叶,宋中的治所雎阳曾发生过一场感天地、泣鬼神的战斗--睢阳保卫战,唐朝中兴名臣张巡、许远,在此地与安史叛军进行了殊死的搏斗,立下了不世之功.由于兵燹,乱后的宋中特别荒凉,耿湋此诗正描写了这荒凉景象.
“日暮黄云合,年深白骨稀.”首句点出时间,渲染日暮时分,黄云四合的惨淡景象,为全诗奠定悲剧的基调.次句将视线转向战争遗留下的痕迹,说年深日久而白骨稀少,可见当年白骨累累.从时间上看,上句写“日暮”,为当天情事,下句写“年深”,将时间拉得很长;从空间上看,上句写“黄云合”,是仰观,下句见“白骨稀”,为俯视,时空错综极尽其妙.
“旧村乔木在,秋草远人归.”颌联自述于秋天回到宋中,诗中用“旧村”、“远人归”等词语,可知耿湋曾在这里居住过.此联着重写“旧村”的“乔木”和“秋草”仍在,命意与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相同,司马光评老杜这两句诗云:“‘国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城春草木深’,明无人迹矣.”(《杜诗详注》引)这也可移过来评“旧村”一联.旧村仅余乔木、秋草,表明既无人烟、又无屋舍,一片废墟而已,以疏淡之笔写荒废之景,尤为动人.
“废井莓苔厚,荒田路径微.”颔联是大笔略写,此联则进一步用工笔描绘村内、村边荒凉景象.水井已经废弃,井边和井中结了厚厚一层绿苔,说明早已无人使用;田园既已荒芜,田间小路又因长满杂草和年久失修,变得模糊不清,可见久已无人耕作.这一联用“废井”、“荒田”两个最有代表性的意象,极写旧村的荒废、凄清.如果说颔联是淡笔虚写,此联就是浓墨、实写.这两联加上首联对大环境的总括性描写,一幅“山村劫后图”已经勾画完毕.
末两句,诗人转入感慨:“唯余近山色,相对似依依.”眼前已是满目疮痍,只剩下附近的山峦,与我相对无言,似有无限深情.这两句表现出诗人对青山不改,人事全非的无可奈何的万般愁怀.
(2)本题有两小问,一是景物描写上的相同点:“相对似依依”“相看两不厌”都是写人、山之间的感情交流;
二是情感上的不同点:本诗尾联的分析抓住“唯”,表现的是青山不改、人事全非的悲凉愁怀;李白的抓住“不厌”,表现的是物我两忘、怡然自得的情感.
答案:
(1)①首联通过对宋中暮色四合、白骨稀少的景物描写,营造了一种凄凉、惨淡的意境.②为全诗定下了悲凉的基调,引出下文对宋中苍凉、寥落景色的描写.
(2)①相同点:耿诗和李诗的诗句都是写人、山之间的感情交流.②不同点:耿诗表现的是青山不改、人事全非的悲凉愁怀;李诗表现的是物我两忘、怡然自得的情感.(结合《独坐敬亭山》的前两句,回答体现了诗人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情感亦可.)
赏析:
公元八世纪中叶,宋中的治所雎阳曾发生过一场感天地、泣鬼神的战斗--睢阳保卫战,唐朝中兴名臣张巡、许远,在此地与安史叛军进行了殊死的搏斗,立下了不世之功.由于兵燹,乱后的宋中特别荒凉,耿湋此诗正描写了这荒凉景象.
“日暮黄云合,年深白骨稀.”首句点出时间,渲染日暮时分,黄云四合的惨淡景象,为全诗奠定悲剧的基调.次句将视线转向战争遗留下的痕迹,说年深日久而白骨稀少,可见当年白骨累累.从时间上看,上句写“日暮”,为当天情事,下句写“年深”,将时间拉得很长;从空间上看,上句写“黄云合”,是仰观,下句见“白骨稀”,为俯视,时空错综极尽其妙.
“旧村乔木在,秋草远人归.”颌联自述于秋天回到宋中,诗中用“旧村”、“远人归”等词语,可知耿湋曾在这里居住过.此联着重写“旧村”的“乔木”和“秋草”仍在,命意与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相同,司马光评老杜这两句诗云:“‘国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城春草木深’,明无人迹矣.”(《杜诗详注》引)这也可移过来评“旧村”一联.旧村仅余乔木、秋草,表明既无人烟、又无屋舍,一片废墟而已,以疏淡之笔写荒废之景,尤为动人.
“废井莓苔厚,荒田路径微.”颔联是大笔略写,此联则进一步用工笔描绘村内、村边荒凉景象.水井已经废弃,井边和井中结了厚厚一层绿苔,说明早已无人使用;田园既已荒芜,田间小路又因长满杂草和年久失修,变得模糊不清,可见久已无人耕作.这一联用“废井”、“荒田”两个最有代表性的意象,极写旧村的荒废、凄清.如果说颔联是淡笔虚写,此联就是浓墨、实写.这两联加上首联对大环境的总括性描写,一幅“山村劫后图”已经勾画完毕.
末两句,诗人转入感慨:“唯余近山色,相对似依依.”眼前已是满目疮痍,只剩下附近的山峦,与我相对无言,似有无限深情.这两句表现出诗人对青山不改,人事全非的无可奈何的万般愁怀.
看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宋...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语文依据语境填空下面是一首描写雨后捕鱼场面的诗,请依据语境,以云、鹰、水、鱼为描写对象在横线处不屑 2020-05-16 …
会当绝凌顶,一览众山小.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的诗名和作者是什么谁能告诉我会当绝凌顶,一览众山小. 2020-05-22 …
下面是一首描写雨后捕鱼场面的诗,请依据语境,以云、鹰、水、鱼为描写对象在横线处不屑两句诗,每句三个 2020-07-01 …
发展练习一、填空,完成练习。当我们看到云遮雾绕的山上肴一道飞瀑从天而降时,便会不由地想起唐代大诗人 2020-07-03 …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问题。[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退隐张养浩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 2020-07-06 …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张养浩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 2020-07-12 …
回答下面各题.乡思人言落日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1.诗中与"白山依 2020-07-19 …
发展练习一、填空,完成练习。当我们看到云遮雾绕的山上肴一道飞瀑从天而降时,便会不由地想起唐代大诗人李 2020-11-26 …
英语翻译这个好像有点难度的,请大家有力出力,务必帮个忙阿!如下:作品摘自元朝诗人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 2020-11-30 …
古诗:“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朗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诗的意思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2020-1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