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的意思这句话出自哪,蕴含着怎样的佛教道理和现实道理
题目详情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的意思
这句话出自哪,蕴含着怎样的佛教道理和现实道理
这句话出自哪,蕴含着怎样的佛教道理和现实道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出自金刚经.
南怀瑾讲解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是金刚经最后一个四句偈.金刚经有好几个四句的偈,「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等等,共有两三处地方.所以有人提出来,金刚经中所说的四句偈,究竟指的是那个四句偈?
那四句都不是!这四句偈,离经而说是指空、有、非空非有、亦空亦有.假如一定要以偈子来讲,非要把它确定是那四句不可的话,你就要注意金刚经所说的:不生法相,无所住.非要认定一个四句偈不可,就是自己生了法相!所以说都不是.这才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才能讲四句偈.
有为法与无为相对,无为就是涅盘道体,形而上道体.实相般若就是无为法,证到道的那个是无为,如如不动;有为的是形而下万有,有所作为.一切有为法如梦一样,如幻影一样,电影就是幻.泡是水上的泡沫,影指灯影、人影、树影等.佛经上譬喻很多,梦幻泡影,水月镜花,海市蜃楼,芭蕉,又如犍达婆城,就是海市蜃楼,如阳□,太阳里的幻影等.
年轻的时候学佛,经常拿芭蕉来比,我说芭蕉怎么样?「雨打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这是古人的一首诗,描写一个教书的人,追求一位小姐,这位小姐窗前种了芭蕉,这个教书的就在芭蕉叶上提诗说:「是谁多事种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
风吹芭蕉叶的声音,煞煞煞……吵得他睡不著,实际上,他是在想那位小姐.那位小姐懂了,拿起笔也在芭蕉叶上答覆他:「是君心绪太无聊,种了芭蕉,又怨芭蕉」.
是你自己心里作鬼太无聊,这个答覆是对不住,拒绝往来.我们说芭蕉,难道佛也晓得这个故事吗?不是的,这是中国后来的文学,砍了一颗芭蕉,发现芭蕉的中心是空的,杭州话,空心大老倌,外表看起来很好看,中间没有东西.所以这十个譬喻梦幻泡影等都是讲空,佛告诉我们,世间一切事都像作梦一样,是幻影.
梦幻中如如不动
二十年前的事,现在我们回想一下,像一场梦一样,对不对?对!梦有没有啊?不是没有,不过如作梦一样.当你在作梦的时候,梦是真的;等到梦醒了,眼睛张开,唉呀,作了一场梦!你要晓得,我们现在就在作梦啊!现在我们大家作听金刚经的梦!真的啊!你眼睛一闭,前面这个境界,这个梦境界就过了,究竟这个样子是醒还是梦?谁敢下结论?没有人可以下结论.你一下结论就错了,就著相了.
幻也不是没有,当幻存在的时候,好就是真,这个世界也是这样.这个物理世界地球也是假的,它不过是存在几十万亿年而已!几千万亿年与一分一秒比起来,是觉得很长,如果拿宇宙时间来比,几千万亿年弹指就过去了,算不算长呢?也是幻呀!水上的泡泡是假的真的?有些泡泡还存在好几天呢!这个世界就是大海上面的水泡啊!我们这个地球也是水泡,你说它是假的吗?它还有原子、汽油从地下挖出来呢!那都是真的呀!你说它是真的吗?它又不真实永恒的存在!它仍是幻的.你说影子是真是假?电影就是影子,那个明星林黛已经死了,它再放出来一样的会唱歌会跳舞,李小龙一样打得匹哩趴啦的.所以金刚经没有说世界是空的,可是它也没有告诉你是有的,空与有都是法相.
所以你研究了佛经,说金刚经是说空的,你早就错得一塌糊涂了,它没有告诉你一点是空的,它只告诉你「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梦幻泡影是叫你不要执著,不住,并没有叫你空不空.你如果说空是没有,金刚经说:「于法不说断灭相」,说一个空就是断灭相,同唯物的断见思想是一样的,那是错的.当梦幻来的时候,梦幻是真,当梦幻过去了,梦幻是不存在的;但是梦幻再来的时候,它又俨然是真的一样.只要认识清楚,现在都在梦幻中,此心不住,要在梦幻中不取于相,如如不动,重点在这里.
当你在梦中时要不著梦之相;当你做官的时候,不要被官相困住了;当你做生意的时候,不要被钞票困住了;当你要儿女的时候,这个叫爸爸,那个叫妈妈,不要被儿女骗住了;要不住于相,如如不动,一切如梦幻泡影.下面,「如露亦如电」,早晨的露水也是很短暂的,很偶然的凑合在一起,是因缘聚会,缘起性空.因为性空,才能生缘起,所以说如露亦如电.你说闪电是没有吗?最好不要碰,碰到它会触电,但是它闪一下就没有了.
很多人念完金刚经,木鱼一放,叹口气:唉!一切都是空的.告诉你吧!一切是有;不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方法,你应该这样去认识清楚,认识清楚以后怎么样呢?「不住于相,如如不动」.这才是真正学佛.所以,有许多年轻人打坐,有些境界发生,以为著魔了.没有什么魔不魔!都是你唯心作用,自生法相.你能不取于相,魔也是佛;著相了,佛也是魔.所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就是最好的说明,佛讲到这里,金刚经全部圆满.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2.净空法师开示: 经文:何以故.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这是把为什么不取于相,如如不动的真相说出来了.天亲菩萨在百法明门论里面,把一切法归纳为一百法,他是依据弥勒菩萨瑜伽师地论里面的六百六十法归纳而成的,作为大乘教科书的启蒙.这一百法里面又分为两大类,有为法与无为法.
心法八(八识),心所有法五十一(心所有法即心理作用),色法十一(色法即物质),不相应行法二十四(不相应行法是从心、色变现出来的),总共有九十四类,这叫有为法.
‘一切有为法’,包括起心动念的心,心也是有为法.相是假的,起心动念那个心也是假的.本经跟我们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那个心就是讲八识,那是假的不是真的.相是假的,心也是假的,虽是假的,它有那么一回事情,它有个幻相,像怎一回事呢?如‘梦’.佛在此地举了六个比喻,六个比喻是以‘梦’为主.其余五个比喻,都是形容梦不是真的.梦如‘幻’,梦如‘泡’(水泡),梦如‘影’,幻、泡、影三个字,是形容梦之不实.‘露’和‘电’是比喻梦之短暂.我们在六道、在十法界,经上常讲时劫之长:三大阿僧只劫,无量阿僧只劫,无量劫来,说的再多也是露,也是电.为什么?比起永恒的真性,那它就太短暂了,佛教我们要作‘如是观’.有许多同修常常问我:怎样能让心清净?怎样能放下万缘?佛这首偈就是教我们怎样放下,教我们怎样得清净心.能把这首偈参透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之法,不外这四句.所以世出世间,一切诸法不是真的,何必去计较,何必那么认真呢!明白了,自然就能随缘,心才清净.我们修的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顺境随顺顺境,逆境随顺逆境.善缘随顺善缘,恶缘随顺恶缘.在天堂随顺天堂,在地狱随顺地狱.永远保持一个常住真心,这才是真正修菩萨道,真正在学菩萨行.
在一切法相当中,能够把它看成‘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你是在修最高的金刚般若法门.不是天天捧著金刚经念,那叫修金刚般若法门,不是这样的.诸位冷静想一想,你入这个境界,怎么不快乐不自在?善缘很自在,恶缘也很自在,平等心现前了,‘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跟前面这两句(‘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合起来很有味道.把这四句合起来,受持四句偈,不就这四句最好吗?常常放在心中—‘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你是修最高的金刚般若波罗蜜.从早到晚,一时一刻没有离开,在在处处都是受持金刚般若波罗蜜,那你得的福,就像经上世尊所说的无量无边,恒沙世界七宝布施,比不上你的福报大,你修的这才真正究竟圆满.如何能够不取不著,这就是说要怎样得清净心?要怎样放下?‘应作如是观’.这段经文是把方法教给我们了,我们读到这个地方,对世尊不能不感激,真正是大慈大悲,把修行的关键、重要的纲领和盘托出.一切诸佛如来在因地里,就是修这个法门成就的.过去以为小乘跟大乘还有差别,读金刚经才知道小乘须陀洹,也是用的这个方法,一直到成佛也是用这个方法.只是每个人用的功夫浅深不同,才有菩萨阶级,正是本经所说的‘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都是修的无为法,不是有为法.有为法舍弃了,有为法是梦幻泡影,舍弃有为,就是无为.在无为法功夫浅深上分等级.功夫浅的—小乘.功夫深的—大乘.这些说法都是佛为众生方便而说,而在他们那些人(指佛菩萨)当中,根本没有这个念头.小乘须陀洹他没有说我证须陀洹果,释迦牟尼佛他成佛了,他也没觉得他成佛了,没这个念头,那叫真清净.如果释迦牟尼佛说: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我成佛了,那就四相具足,四相具足是凡夫,那里是佛菩萨?这才明了从小乘须陀洹到大乘无上佛果,于一切法,心里面都不染著.在世法佛法里,一切随缘,这样我们才真正体会到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的‘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他那个‘顺’一点都不勉强,自自然然,为什么?因为一切法如梦幻泡影.凡夫恒顺众生,有时候心不甘情不愿,是没有看透,不晓得事实真相.轮回十法界是从那里来的?是从有为法来的,取相、分别、执著就有六道,就有轮回,就有十法界.能离相、离念六道十法界统统没有了,这时候的境界—入佛知见,入佛的境界.这段经文注解很长、内容很丰富,我们将全经做个总结,
本经唯一主旨,在于无住,以破我也.观上说如梦之义,可知作如梦观,是贯彻到底的.即是由粗而细、由浅而深、从初学至究竟.一切行门,皆不外此观.观有即非有,不可著有也.观非有而有,不可著空也.‘破我’是破我执.佛在大乘经里讲的很多,六道轮回从我执来的,所以只要有我执,就没有能力超越六道轮回,十法界从法执来的,破了法执,十法界就没有了.破我执六道就没有了.功夫必须先破我执,再破法执. 观空有一切如梦.果能于一切有为法,有即非有.何妨于一切无为法,非有而有.此之谓大作梦中佛事.学人初下手,便作圆顿妙观,不执实、不执虚、不执无.即是本经所说,无我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一空到底矣.涉有不住有,行空不住空,则如如不动矣.便是止观双运,定慧均等.寂而常照,照而常寂.‘观空有一切如梦’:梦的相有,我们知道是假的,不是真的.观一切得失,都像梦中一样,得不必欢喜,失没有苦恼,要这样锻炼清净心,修学平等心,一切随缘.诸佛菩萨到世间来示现度化众生所谓‘梦中佛事,水月道场’,兴建的道场是水中的月影,全是梦幻泡影,不可执著.做不做呢?做.要作梦中佛事,要建水月道场.作不著作的相,建不著建的相.作而无作,无作而作,空有两边不著,这就是菩萨行.‘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我们初学佛的人,如果会用功,把这个道理、事实真相清清楚楚了了于胸中,在日常生活当中,能用这样观行的功夫,就与如来果地上寂照的境界相应.一部金刚般若,‘无住’妙旨,全在‘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上.欲达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全在‘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上.一切学人,当从此观,随顺而入.此观,正是金刚智慧.应如是受持,如是演说.永永流通此绍隆佛种之无上大法矣.这个意思不只是说这部金刚经,诸位一定要晓得,把金刚经的原理原则‘随顺而入’,应用在佛法所有大小乘佛法上、各种宗派上,因为它是最高指导的原理原则.不限于禅宗,不限于般若部,它讲的是原理原则,概括了所有的一切法门.所以这个原则应用在于念佛上是理念,得理一心不乱,生西方实报庄严土.
南怀瑾讲解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是金刚经最后一个四句偈.金刚经有好几个四句的偈,「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等等,共有两三处地方.所以有人提出来,金刚经中所说的四句偈,究竟指的是那个四句偈?
那四句都不是!这四句偈,离经而说是指空、有、非空非有、亦空亦有.假如一定要以偈子来讲,非要把它确定是那四句不可的话,你就要注意金刚经所说的:不生法相,无所住.非要认定一个四句偈不可,就是自己生了法相!所以说都不是.这才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才能讲四句偈.
有为法与无为相对,无为就是涅盘道体,形而上道体.实相般若就是无为法,证到道的那个是无为,如如不动;有为的是形而下万有,有所作为.一切有为法如梦一样,如幻影一样,电影就是幻.泡是水上的泡沫,影指灯影、人影、树影等.佛经上譬喻很多,梦幻泡影,水月镜花,海市蜃楼,芭蕉,又如犍达婆城,就是海市蜃楼,如阳□,太阳里的幻影等.
年轻的时候学佛,经常拿芭蕉来比,我说芭蕉怎么样?「雨打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这是古人的一首诗,描写一个教书的人,追求一位小姐,这位小姐窗前种了芭蕉,这个教书的就在芭蕉叶上提诗说:「是谁多事种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
风吹芭蕉叶的声音,煞煞煞……吵得他睡不著,实际上,他是在想那位小姐.那位小姐懂了,拿起笔也在芭蕉叶上答覆他:「是君心绪太无聊,种了芭蕉,又怨芭蕉」.
是你自己心里作鬼太无聊,这个答覆是对不住,拒绝往来.我们说芭蕉,难道佛也晓得这个故事吗?不是的,这是中国后来的文学,砍了一颗芭蕉,发现芭蕉的中心是空的,杭州话,空心大老倌,外表看起来很好看,中间没有东西.所以这十个譬喻梦幻泡影等都是讲空,佛告诉我们,世间一切事都像作梦一样,是幻影.
梦幻中如如不动
二十年前的事,现在我们回想一下,像一场梦一样,对不对?对!梦有没有啊?不是没有,不过如作梦一样.当你在作梦的时候,梦是真的;等到梦醒了,眼睛张开,唉呀,作了一场梦!你要晓得,我们现在就在作梦啊!现在我们大家作听金刚经的梦!真的啊!你眼睛一闭,前面这个境界,这个梦境界就过了,究竟这个样子是醒还是梦?谁敢下结论?没有人可以下结论.你一下结论就错了,就著相了.
幻也不是没有,当幻存在的时候,好就是真,这个世界也是这样.这个物理世界地球也是假的,它不过是存在几十万亿年而已!几千万亿年与一分一秒比起来,是觉得很长,如果拿宇宙时间来比,几千万亿年弹指就过去了,算不算长呢?也是幻呀!水上的泡泡是假的真的?有些泡泡还存在好几天呢!这个世界就是大海上面的水泡啊!我们这个地球也是水泡,你说它是假的吗?它还有原子、汽油从地下挖出来呢!那都是真的呀!你说它是真的吗?它又不真实永恒的存在!它仍是幻的.你说影子是真是假?电影就是影子,那个明星林黛已经死了,它再放出来一样的会唱歌会跳舞,李小龙一样打得匹哩趴啦的.所以金刚经没有说世界是空的,可是它也没有告诉你是有的,空与有都是法相.
所以你研究了佛经,说金刚经是说空的,你早就错得一塌糊涂了,它没有告诉你一点是空的,它只告诉你「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梦幻泡影是叫你不要执著,不住,并没有叫你空不空.你如果说空是没有,金刚经说:「于法不说断灭相」,说一个空就是断灭相,同唯物的断见思想是一样的,那是错的.当梦幻来的时候,梦幻是真,当梦幻过去了,梦幻是不存在的;但是梦幻再来的时候,它又俨然是真的一样.只要认识清楚,现在都在梦幻中,此心不住,要在梦幻中不取于相,如如不动,重点在这里.
当你在梦中时要不著梦之相;当你做官的时候,不要被官相困住了;当你做生意的时候,不要被钞票困住了;当你要儿女的时候,这个叫爸爸,那个叫妈妈,不要被儿女骗住了;要不住于相,如如不动,一切如梦幻泡影.下面,「如露亦如电」,早晨的露水也是很短暂的,很偶然的凑合在一起,是因缘聚会,缘起性空.因为性空,才能生缘起,所以说如露亦如电.你说闪电是没有吗?最好不要碰,碰到它会触电,但是它闪一下就没有了.
很多人念完金刚经,木鱼一放,叹口气:唉!一切都是空的.告诉你吧!一切是有;不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方法,你应该这样去认识清楚,认识清楚以后怎么样呢?「不住于相,如如不动」.这才是真正学佛.所以,有许多年轻人打坐,有些境界发生,以为著魔了.没有什么魔不魔!都是你唯心作用,自生法相.你能不取于相,魔也是佛;著相了,佛也是魔.所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就是最好的说明,佛讲到这里,金刚经全部圆满.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2.净空法师开示: 经文:何以故.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这是把为什么不取于相,如如不动的真相说出来了.天亲菩萨在百法明门论里面,把一切法归纳为一百法,他是依据弥勒菩萨瑜伽师地论里面的六百六十法归纳而成的,作为大乘教科书的启蒙.这一百法里面又分为两大类,有为法与无为法.
心法八(八识),心所有法五十一(心所有法即心理作用),色法十一(色法即物质),不相应行法二十四(不相应行法是从心、色变现出来的),总共有九十四类,这叫有为法.
‘一切有为法’,包括起心动念的心,心也是有为法.相是假的,起心动念那个心也是假的.本经跟我们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那个心就是讲八识,那是假的不是真的.相是假的,心也是假的,虽是假的,它有那么一回事情,它有个幻相,像怎一回事呢?如‘梦’.佛在此地举了六个比喻,六个比喻是以‘梦’为主.其余五个比喻,都是形容梦不是真的.梦如‘幻’,梦如‘泡’(水泡),梦如‘影’,幻、泡、影三个字,是形容梦之不实.‘露’和‘电’是比喻梦之短暂.我们在六道、在十法界,经上常讲时劫之长:三大阿僧只劫,无量阿僧只劫,无量劫来,说的再多也是露,也是电.为什么?比起永恒的真性,那它就太短暂了,佛教我们要作‘如是观’.有许多同修常常问我:怎样能让心清净?怎样能放下万缘?佛这首偈就是教我们怎样放下,教我们怎样得清净心.能把这首偈参透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之法,不外这四句.所以世出世间,一切诸法不是真的,何必去计较,何必那么认真呢!明白了,自然就能随缘,心才清净.我们修的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顺境随顺顺境,逆境随顺逆境.善缘随顺善缘,恶缘随顺恶缘.在天堂随顺天堂,在地狱随顺地狱.永远保持一个常住真心,这才是真正修菩萨道,真正在学菩萨行.
在一切法相当中,能够把它看成‘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你是在修最高的金刚般若法门.不是天天捧著金刚经念,那叫修金刚般若法门,不是这样的.诸位冷静想一想,你入这个境界,怎么不快乐不自在?善缘很自在,恶缘也很自在,平等心现前了,‘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跟前面这两句(‘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合起来很有味道.把这四句合起来,受持四句偈,不就这四句最好吗?常常放在心中—‘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你是修最高的金刚般若波罗蜜.从早到晚,一时一刻没有离开,在在处处都是受持金刚般若波罗蜜,那你得的福,就像经上世尊所说的无量无边,恒沙世界七宝布施,比不上你的福报大,你修的这才真正究竟圆满.如何能够不取不著,这就是说要怎样得清净心?要怎样放下?‘应作如是观’.这段经文是把方法教给我们了,我们读到这个地方,对世尊不能不感激,真正是大慈大悲,把修行的关键、重要的纲领和盘托出.一切诸佛如来在因地里,就是修这个法门成就的.过去以为小乘跟大乘还有差别,读金刚经才知道小乘须陀洹,也是用的这个方法,一直到成佛也是用这个方法.只是每个人用的功夫浅深不同,才有菩萨阶级,正是本经所说的‘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都是修的无为法,不是有为法.有为法舍弃了,有为法是梦幻泡影,舍弃有为,就是无为.在无为法功夫浅深上分等级.功夫浅的—小乘.功夫深的—大乘.这些说法都是佛为众生方便而说,而在他们那些人(指佛菩萨)当中,根本没有这个念头.小乘须陀洹他没有说我证须陀洹果,释迦牟尼佛他成佛了,他也没觉得他成佛了,没这个念头,那叫真清净.如果释迦牟尼佛说: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我成佛了,那就四相具足,四相具足是凡夫,那里是佛菩萨?这才明了从小乘须陀洹到大乘无上佛果,于一切法,心里面都不染著.在世法佛法里,一切随缘,这样我们才真正体会到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的‘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他那个‘顺’一点都不勉强,自自然然,为什么?因为一切法如梦幻泡影.凡夫恒顺众生,有时候心不甘情不愿,是没有看透,不晓得事实真相.轮回十法界是从那里来的?是从有为法来的,取相、分别、执著就有六道,就有轮回,就有十法界.能离相、离念六道十法界统统没有了,这时候的境界—入佛知见,入佛的境界.这段经文注解很长、内容很丰富,我们将全经做个总结,
本经唯一主旨,在于无住,以破我也.观上说如梦之义,可知作如梦观,是贯彻到底的.即是由粗而细、由浅而深、从初学至究竟.一切行门,皆不外此观.观有即非有,不可著有也.观非有而有,不可著空也.‘破我’是破我执.佛在大乘经里讲的很多,六道轮回从我执来的,所以只要有我执,就没有能力超越六道轮回,十法界从法执来的,破了法执,十法界就没有了.破我执六道就没有了.功夫必须先破我执,再破法执. 观空有一切如梦.果能于一切有为法,有即非有.何妨于一切无为法,非有而有.此之谓大作梦中佛事.学人初下手,便作圆顿妙观,不执实、不执虚、不执无.即是本经所说,无我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一空到底矣.涉有不住有,行空不住空,则如如不动矣.便是止观双运,定慧均等.寂而常照,照而常寂.‘观空有一切如梦’:梦的相有,我们知道是假的,不是真的.观一切得失,都像梦中一样,得不必欢喜,失没有苦恼,要这样锻炼清净心,修学平等心,一切随缘.诸佛菩萨到世间来示现度化众生所谓‘梦中佛事,水月道场’,兴建的道场是水中的月影,全是梦幻泡影,不可执著.做不做呢?做.要作梦中佛事,要建水月道场.作不著作的相,建不著建的相.作而无作,无作而作,空有两边不著,这就是菩萨行.‘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我们初学佛的人,如果会用功,把这个道理、事实真相清清楚楚了了于胸中,在日常生活当中,能用这样观行的功夫,就与如来果地上寂照的境界相应.一部金刚般若,‘无住’妙旨,全在‘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上.欲达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全在‘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上.一切学人,当从此观,随顺而入.此观,正是金刚智慧.应如是受持,如是演说.永永流通此绍隆佛种之无上大法矣.这个意思不只是说这部金刚经,诸位一定要晓得,把金刚经的原理原则‘随顺而入’,应用在佛法所有大小乘佛法上、各种宗派上,因为它是最高指导的原理原则.不限于禅宗,不限于般若部,它讲的是原理原则,概括了所有的一切法门.所以这个原则应用在于念佛上是理念,得理一心不乱,生西方实报庄严土.
看了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小明从商店买来了两只普通的照明灯泡,灯上标有如图所示的铭牌,小明仔细观察了灯丝的粗细,然后并联接入 2020-04-26 …
气泡膜 品质 规格相关请问气泡膜,epe膜,epe型材等包装材料,他们的品质标准是什么如果纸张是以 2020-05-16 …
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用肥皂水吹泡泡,观察到的现象是( ),嘴里吹出的是( ),即肥皂泡内的是( )这 2020-05-16 …
出淤泥而不染的陶渊明蕴含观点 2020-05-22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登拟岘台陆游层台缥缈压城堙,倚杖来观浩荡春。放尽樽前千里目,洗空衣 2020-06-09 …
《登拟岘台》赏析层台缥缈②压城堙③,倚杖来观浩荡春.放尽樽前千里目④,洗空衣上十年尘⑤.萦回水抱中 2020-06-12 …
如何泡干笋?如何才能使干笋泡得量大。(1斤泡成6斤这样子,炒不出水。) 2020-06-30 …
有些囊泡是由单磷脂分子层构成,而有的是由双磷脂分子层构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有()①如囊泡膜内外均为水 2020-07-04 …
将交变电压u=220spr2sin100πtV接到“220v100w”的灯泡两端,如灯泡灯丝电阻保 2020-08-02 …
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A别出新裁蔚为大观相辅相承通霄达旦B莫逆之交磬竹难书源源流长感激涕 2020-1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