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

题目详情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论语·季氏》)
(1)下列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
A.孔子引用周任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的话,意在教育学生在其位就应该尽职尽责,如果不能尽责,就应当检讨自己,引咎辞职。
B.孔子听到季氏将要攻打颛臾的消息,十分生气地斥责了冉有和季路,表明了孔子反对战争,主张文德教化,维护国家稳定的思想。
C.孔子认为财物平均,就不会贫穷,上下和睦,人口就多起来,国家安定,就没有倾覆之祸。所以,辅佐季氏要做的是修文德,维护社会安定。
D.冉有面对老师的指责,先是推卸责任,后是为季氏的行为找借口,这种文过饰非的态度遭到孔子严厉的批评。
(2)根据上面选段的意思,结合下面语段,用自己的话简述孔子是教育学生怎样从政的。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论语·先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C
(2)根据自己的能力从政,一旦就职,就应尽到臣子的责任。辅佐主上推行文德教化,坚守道德原则,不能帮助主上做违背仁德的事。(意对即可)

看了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古文,季父不吾与,吾起,先取季父矣,什么意思  2020-04-0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7题。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  2020-05-14 …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  2020-05-14 …

《季氏将伐颛臾》是采用什么方式展开议论的?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於孔子,曰:“季氏将有事於颛臾  2020-06-04 …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  2020-07-02 …

下列各句中“于”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吾平生知韩信为人,易与耳B、君之谋过矣,君不与胜者而与  2020-07-28 …

文化经典著作试题。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  2020-11-06 …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  2020-12-01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  2020-12-14 …

下列各句中“于”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吾平生知韩信为人,易与耳B、君之谋过矣,君不与胜者而与不  2021-0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