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于丹解说的《论语》能启发初中生的心智吗?请结合孔子的思想和言论及自己的理解谈谈对此的看法!
题目详情
于丹解说的《论语》能启发初中生的心智吗?请结合孔子的思想和言论及自己的理解谈谈对此的看法!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于丹教授的火,并不是因为她有那么多头衔并读过那么多的书.而是因为这位“古典文化研究者和传播者”还同时是“知名影视策划人和撰稿人”,这样她能够有机会在2006年“十一”黄金假日在央视百家讲坛,连续七天讲读《论语》心得.?
于丹多处曲解了《论语》
《于丹〈论语〉心得》并不是对孔子的《论语》的注解与解释,而是对部分《论语》的感想.她的主要感想是:“《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于丹的书很像是为了寻找“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而找到了《论语》,从中找到“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的理论依据.按照于丹之意,似乎孔子已经告诉我们过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的方法.我们只要按照这些方法去做,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是“快乐”的.?
由于《论语》并不是提供“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的百科全书,于丹只能选取一部分与“快乐的生活”有关的篇章.这些篇章只不过占《论语》的十分之一左右,误导那些没读过《论语》的读者,让他们错以为《论语》主要是讲“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于丹所讲的《论语》的百分之十,却有许多曲解之处.下面我们先对她曲解的地方进行改正,以给读者一个正解.?
一、 于丹在她的大作的第9页上提到“子贡问政”.原文是这样的: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之,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于丹的解释是:“没有粮食无非就是一死,从古而今谁不死啊?所以死亡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国民对这个国家失去信仰以后的崩溃和涣散.物质意义上的幸福生活,它仅仅是一个指标;而真正从内心感到安定和对于政权的认可,则来自于信仰.这就是孔夫子的一种政治理念,他认为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
于丹在这里把“民无信不立”的“信”解释成“信仰”和“对政权”的认可,显然将“民”当成了这一句话的主体.子贡向孔子问政,是问一个国家要想安定,政治稳定,需要哪些条件.孔子回答时也是把国家当成主体的,只有国家才能做到“足食”和“足兵”,同样也只有国家在“必不得已而去”时,有权力和有能力“去兵”和“去食”.因此,“民信”的主体也是“国家”,而不是“民”.“民信”的正确解释应该是“取信于民”,就是让老百姓相信.孔子非常强调国家该取信于民的思想,例如他曾在《论语·子路》中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以上“上好信”的主体是“上”,指的是“上”在取信于民,孔子还在《论语·阳货中说》: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以上“信则人任焉”是说信实就会使别人为你效力,别人当然不是主体.?
《论语·子张》中还有: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认为后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这段话是说:君子取得信任,然后才能役使人民,如未取得信任,就会以为是虐待自己.君子取得信任,随后才能给别人进忠言,如果没取得信任,就会以为是在诽谤自己.
?
可见《论语》在多处谈到“信”时,国家、君主和君子都是话语主体.于丹错将民(百姓)当成主体,与上面能“足食”、“足兵”的主体不一样了,讲不通了.她索性错下去,又将“信”解释成“信仰”,于是“民无信不立”就被于丹歪曲成“民没有信仰不能立国”了.我怀疑于丹在这儿是有意曲解这句话,为的是把一个国家的“不立”的责任推在老百姓身上,以便“上”和“君”就可以指责百姓没有信仰而误国了.?
于丹在这本书的16页上提到孔子《论语·雍也》中的话: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于丹随之解释这段话的后半段,她说:“你自己想有所树立,马上就想到也要让别人有所树立;你自己想实现理想马上就会想到也要帮助别人实现理想.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推己及人,这就是实践仁义的方法.”?
在这里,“能近取譬”是讲与身边相类似的人将心相比,而不是像于丹所说“从身边小事做起”,这二者是很不相同的,“从小事做起”怎么会“推己及人”?“将心比心”才能“推己及人”也!?
于丹在其书的40页上,引用了《论语·里仁》上的一句话: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于丹解释说:“如果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国君(领导)旁边,虽然表示亲近,但离自己招致羞辱就不远了;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朋友旁边,虽然看起来亲密,但离你们俩疏远也就不远了.”?
“事君数”中的“事”当“服事”讲,而不能当“有事没事”讲.同样“朋友数”是指与朋友相交频繁无度,而不是“有事没事总是跟在朋友旁边”.这段话准确地讲应是:“服事君主频繁无度,就会招受羞辱;与朋友相交频繁无度,就会遭受疏远”.两种解释是有区别的.
于丹在其书43页上引用了《论语·里行》上一段话: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于,义子与比.于丹解释说:“孔子的意思是说,君子对于天下事,不刻意强求,不无故反对,没有薄没有厚,没有远没有近,没有亲没有疏,一切按道义行事.”?“适”在此处应是“莫”的对立词,“莫”在此处当“不可”讲,“适”则当“可”讲,就准确了.那么这句话应解释成:“君子对于天下的事,不随意认可,也不随意否定,要以义为依据.”?
《论语·微子》有一段孔子论述逸民的话,孔子说:“虚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最后一句,孔子强调他与逸民的不同在于“无可无不可”,也就是没有什么可以的,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而“无适也,无莫也”也是“无可无不可”之意,所以于丹解释成“不刻意强求,不无故反对”,则违背了孔子的真意.
等等还有很多 我认为非但不能启发初中生的心智,反而会对初中生对论语造成曲解,我认为初中生没必要阅读!
于丹多处曲解了《论语》
《于丹〈论语〉心得》并不是对孔子的《论语》的注解与解释,而是对部分《论语》的感想.她的主要感想是:“《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于丹的书很像是为了寻找“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而找到了《论语》,从中找到“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的理论依据.按照于丹之意,似乎孔子已经告诉我们过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的方法.我们只要按照这些方法去做,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是“快乐”的.?
由于《论语》并不是提供“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的百科全书,于丹只能选取一部分与“快乐的生活”有关的篇章.这些篇章只不过占《论语》的十分之一左右,误导那些没读过《论语》的读者,让他们错以为《论语》主要是讲“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于丹所讲的《论语》的百分之十,却有许多曲解之处.下面我们先对她曲解的地方进行改正,以给读者一个正解.?
一、 于丹在她的大作的第9页上提到“子贡问政”.原文是这样的: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之,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于丹的解释是:“没有粮食无非就是一死,从古而今谁不死啊?所以死亡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国民对这个国家失去信仰以后的崩溃和涣散.物质意义上的幸福生活,它仅仅是一个指标;而真正从内心感到安定和对于政权的认可,则来自于信仰.这就是孔夫子的一种政治理念,他认为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
于丹在这里把“民无信不立”的“信”解释成“信仰”和“对政权”的认可,显然将“民”当成了这一句话的主体.子贡向孔子问政,是问一个国家要想安定,政治稳定,需要哪些条件.孔子回答时也是把国家当成主体的,只有国家才能做到“足食”和“足兵”,同样也只有国家在“必不得已而去”时,有权力和有能力“去兵”和“去食”.因此,“民信”的主体也是“国家”,而不是“民”.“民信”的正确解释应该是“取信于民”,就是让老百姓相信.孔子非常强调国家该取信于民的思想,例如他曾在《论语·子路》中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以上“上好信”的主体是“上”,指的是“上”在取信于民,孔子还在《论语·阳货中说》: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以上“信则人任焉”是说信实就会使别人为你效力,别人当然不是主体.?
《论语·子张》中还有: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认为后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这段话是说:君子取得信任,然后才能役使人民,如未取得信任,就会以为是虐待自己.君子取得信任,随后才能给别人进忠言,如果没取得信任,就会以为是在诽谤自己.
?
可见《论语》在多处谈到“信”时,国家、君主和君子都是话语主体.于丹错将民(百姓)当成主体,与上面能“足食”、“足兵”的主体不一样了,讲不通了.她索性错下去,又将“信”解释成“信仰”,于是“民无信不立”就被于丹歪曲成“民没有信仰不能立国”了.我怀疑于丹在这儿是有意曲解这句话,为的是把一个国家的“不立”的责任推在老百姓身上,以便“上”和“君”就可以指责百姓没有信仰而误国了.?
于丹在这本书的16页上提到孔子《论语·雍也》中的话: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于丹随之解释这段话的后半段,她说:“你自己想有所树立,马上就想到也要让别人有所树立;你自己想实现理想马上就会想到也要帮助别人实现理想.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推己及人,这就是实践仁义的方法.”?
在这里,“能近取譬”是讲与身边相类似的人将心相比,而不是像于丹所说“从身边小事做起”,这二者是很不相同的,“从小事做起”怎么会“推己及人”?“将心比心”才能“推己及人”也!?
于丹在其书的40页上,引用了《论语·里仁》上的一句话: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于丹解释说:“如果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国君(领导)旁边,虽然表示亲近,但离自己招致羞辱就不远了;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朋友旁边,虽然看起来亲密,但离你们俩疏远也就不远了.”?
“事君数”中的“事”当“服事”讲,而不能当“有事没事”讲.同样“朋友数”是指与朋友相交频繁无度,而不是“有事没事总是跟在朋友旁边”.这段话准确地讲应是:“服事君主频繁无度,就会招受羞辱;与朋友相交频繁无度,就会遭受疏远”.两种解释是有区别的.
于丹在其书43页上引用了《论语·里行》上一段话: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于,义子与比.于丹解释说:“孔子的意思是说,君子对于天下事,不刻意强求,不无故反对,没有薄没有厚,没有远没有近,没有亲没有疏,一切按道义行事.”?“适”在此处应是“莫”的对立词,“莫”在此处当“不可”讲,“适”则当“可”讲,就准确了.那么这句话应解释成:“君子对于天下的事,不随意认可,也不随意否定,要以义为依据.”?
《论语·微子》有一段孔子论述逸民的话,孔子说:“虚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最后一句,孔子强调他与逸民的不同在于“无可无不可”,也就是没有什么可以的,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而“无适也,无莫也”也是“无可无不可”之意,所以于丹解释成“不刻意强求,不无故反对”,则违背了孔子的真意.
等等还有很多 我认为非但不能启发初中生的心智,反而会对初中生对论语造成曲解,我认为初中生没必要阅读!
看了 于丹解说的《论语》能启发初中...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很高兴能站在这里和大家共同探讨英语口语的学习.下面,为大家提供一点我学习英语口语的经验:1 2020-04-08 …
根据语境填写词语和名言.你即将进入中学,心情一定很兴奋,可以用、等词语来描述你的心情,你还准备用作 2020-05-13 …
已知:在正方形ABCD中,点E、F、G、H分别在AB、BC、CD和DA上,且EG⊥FH,求证:EG 2020-05-16 …
英语翻译面相之,辞相适,捈中心之所欲,通诸人之嚍嚍者,莫如言;弥纶天下之事,记久明远,着古昔之昏昏 2020-05-16 …
出师表中心段意中心:本文以恳切的言辞,劝说要继承,提出了、、的建议,希望后主能完成的大业,表达了作 2020-05-16 …
求一英语作文假设你是李华,口语很棒,英语老师请你在课上发言,谈谈你在英语方面的经验,你的发言要求要 2020-05-24 …
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核心内容分别是什么?有什么历史意义?这两个文件的颁发和历史意义 2020-06-09 …
1出师表中为什么前后十三次提到先帝刘备?2追诉自己经历,说明出师原因,表达“”的真挚感情和“”的决 2020-06-09 …
西汉后期人杨雄在《法言·问神》中写道:“言不能达其心,书不能达其言,难矣哉!唯圣人的言之解,得书之 2020-06-26 …
由前《出师表》想到……600字作文第一点,讲了诸葛亮的衷心出去征战生死未卜,和对刘禅独立治国不放心 2020-06-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