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河中石兽》中节选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
题目详情
阅读《河中石兽》中节选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下面对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___
A.尔辈不能究物理 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
B.沿河求之,不亦颠乎?颠:疯狂
C.石又再转,转转不已。 已:已经
D.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如:依照
(2)下面句中加点词“之”的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___
A.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B.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C.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D.求之下流,固颠
(3)下面对“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这句话划分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___
A.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B.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C.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D.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4)下面对“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一句翻译恰当的一项是___
A.天下的事情,只知道事物的其中一方面,而不知道它的另一方面,这种人太多了,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去主观判断吗?
B.天下的事情,但是知道事物的其中一方面,而不知道它的另一方面的情况太多了,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去臆想吗?
C.天下的事情,但是知道事物的其中一方面,而不知道它的另一方面的情况,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去主观判断吗?
D.天下的事情,只知道事物的其中一方面,而不知道它的另一方面的情况太多了,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去主观判断吗?
(5)怎样认识文中的讲学家和老河兵?下面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
A.讲学家讥笑庙僧,懂得物理,博得众人信服;老河兵自恃经验丰富,嘲讽别人。
B.讲学家脱离实际、主观臆断;老河兵经验丰富,从实际出发,提出正确意见。
C.讲学家能博得众人信服,依靠的是丰富的知识,值得肯定;老河兵能提出合理化建议,依照的是他的丰富经验,精神可嘉。
D.讲学家空谈事理,不切实际;老河兵以经验丰富自居,看不起、讥讽讲学家。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下面对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___
A.尔辈不能究物理 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
B.沿河求之,不亦颠乎?颠:疯狂
C.石又再转,转转不已。 已:已经
D.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如:依照
(2)下面句中加点词“之”的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___
A.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B.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C.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D.求之下流,固颠
(3)下面对“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这句话划分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___
A.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B.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C.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D.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4)下面对“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一句翻译恰当的一项是___
A.天下的事情,只知道事物的其中一方面,而不知道它的另一方面,这种人太多了,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去主观判断吗?
B.天下的事情,但是知道事物的其中一方面,而不知道它的另一方面的情况太多了,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去臆想吗?
C.天下的事情,但是知道事物的其中一方面,而不知道它的另一方面的情况,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去主观判断吗?
D.天下的事情,只知道事物的其中一方面,而不知道它的另一方面的情况太多了,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去主观判断吗?
(5)怎样认识文中的讲学家和老河兵?下面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
A.讲学家讥笑庙僧,懂得物理,博得众人信服;老河兵自恃经验丰富,嘲讽别人。
B.讲学家脱离实际、主观臆断;老河兵经验丰富,从实际出发,提出正确意见。
C.讲学家能博得众人信服,依靠的是丰富的知识,值得肯定;老河兵能提出合理化建议,依照的是他的丰富经验,精神可嘉。
D.讲学家空谈事理,不切实际;老河兵以经验丰富自居,看不起、讥讽讲学家。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A.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
B.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显得)疯狂了吗?颠:通“癫”,疯狂.
C.石头又会再次转动,像这样不停地转动.已:停止.
D.结果依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如:依照,按照.
故选:C.
(2)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虚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A.怎么能被暴涨的洪水带走呢?之:代词,指代石兽;
B.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显得)疯狂了吗?之:代词,指代石兽;
C.当坑洞延伸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中.之:结构助词,的;
D.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显得)很疯狂.之:代词,指代石兽.
故选:C.
(3)本题考查划分句子朗读节奏的能力.划分节奏主要依据句子的结构,一般是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之间、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要停顿.
“于石下”介词结构,为状语,其后停顿,“迎水处”地点状语,其后停顿,“啮沙”“为坎穴”为两个动宾短语,中间停顿,故句子停顿为: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故选:B.
(4)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但:只;臆断,主观地判断.句子翻译为:天下的事情,只知道事物的其中一方面,而不知道它的另一方面的情况太多了,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去主观判断吗?故选:D.
(5)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根据文中两个人物的语言,对事理的分析可知:讲学家脱离实际、主观臆断;老河兵经验丰富,从实际出发,提出正确意见.故选:B.
答案:
(1)C
(2)C
(3)B
(4)D
(5)B
A.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
B.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显得)疯狂了吗?颠:通“癫”,疯狂.
C.石头又会再次转动,像这样不停地转动.已:停止.
D.结果依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如:依照,按照.
故选:C.
(2)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虚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A.怎么能被暴涨的洪水带走呢?之:代词,指代石兽;
B.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显得)疯狂了吗?之:代词,指代石兽;
C.当坑洞延伸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中.之:结构助词,的;
D.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显得)很疯狂.之:代词,指代石兽.
故选:C.
(3)本题考查划分句子朗读节奏的能力.划分节奏主要依据句子的结构,一般是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之间、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要停顿.
“于石下”介词结构,为状语,其后停顿,“迎水处”地点状语,其后停顿,“啮沙”“为坎穴”为两个动宾短语,中间停顿,故句子停顿为: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故选:B.
(4)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但:只;臆断,主观地判断.句子翻译为:天下的事情,只知道事物的其中一方面,而不知道它的另一方面的情况太多了,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去主观判断吗?故选:D.
(5)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根据文中两个人物的语言,对事理的分析可知:讲学家脱离实际、主观臆断;老河兵经验丰富,从实际出发,提出正确意见.故选:B.
答案:
(1)C
(2)C
(3)B
(4)D
(5)B
看了 阅读《河中石兽》中节选的文字...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河中石兽》中节选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 2020-06-12 …
阅读《河中石兽》中节选的文字,完成下题。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岂能 2020-06-21 …
张謇创办大生纱厂,不仅在筹建期间曾借用公款,而且开厂以后还依仗清政府,取得了“二十年之中,百里之内 2020-06-21 …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各题。(甲)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 2020-07-10 …
小明一家是美满的三口之家.为了倡导民主的家庭生活,想采用投票的方式决定假期是否外出旅游.小明、爸爸 2020-07-13 …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两相依。作为家庭成员,我们应该()①理解父母,有效沟通,建设和谐之家②承 2020-11-14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伟大的中国小说”,这是一个建设性和挑战性兼而有之的话题。它的建设性是要 2020-12-1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伟大的中国小说”,这是一个建设性和挑战性兼而有之的话题。它的建设 2020-12-17 …
2016年9月4~5日G20领导人峰会将在中国杭州举办。G20诞生于1999年,又称二十国集团,是一 2020-12-23 …
下面是同学们为四口之家设计的午餐菜谱,你认为营养最全面合理的是()A.土豆炖牛肉西红柿炒蛋清炒空心菜 2020-1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