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什么意思?

题目详情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什么意思?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原文】
有子曰:“礼(1)之用,和(2)为贵.先王之道(3),斯(4)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5)之,亦不可行也.”
【注释】
(1)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2)和:调和、和谐、协调.
(3)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4)斯:这、此等意.这里指礼,也指和.
【译文】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评析】
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礼记·中庸》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杨遇夫《论语疏证》写道:“事之中节者皆谓之和,不独喜怒哀乐之发一事也.和今言适合,言恰当,言恰到好处.”孔门认为,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但是,凡事都要讲和谐,或者为和谐而和谐,不受礼文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这是说,既要遵守礼所规定的等级差别,相互之间又不要出现不和.孔子在本章提出的这个观点是有意义的.在奴隶社会,各等级之间的区分和对立是很严肃的,其界限丝毫不容紊乱.上一等级的人,以自己的礼仪节文显示其威风;下一等级的人,则怀着畏惧的心情唯命是从.但到春秋时代,这种社会关系开始破裂,臣弑君、子弑父的现象已属常见.对此,由子提出“和为贵”说,其目的是为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立,使之不致于破裂,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
但从理论上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又感到,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这是有其合理性的.
看了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  2020-05-20 …

李行和王乐在放学路上,忽然,她发现了一只钱包.(修改病句)  2020-06-16 …

陶行知的“行知行”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一回事吗?感觉有点区别,但想一想又觉得区别不大.  2020-06-25 …

①周亦曰:“王前!”②士贵耳,王者不贵③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④德厚之道,得贵士之力也⑤愿请受  2020-06-28 …

《诗经》中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反映了西周时期()A.周王只拥有都城及周围  2020-07-07 …

下列论语的翻译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2020-11-25 …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有子曰:“礼①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  2020-11-25 …

阅读《论语》一文,完成下列各题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  2020-11-25 …

《愚公移山》太行和王屋两座大山,方圆七百里,高达几万尺,原来位于冀州的南面,河阳的北面.山北有位老人  2020-12-01 …

材料二在中世纪的英国,宫廷和政府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官员主要由国王遴选,并被视为国王的仆人.资产阶级革  2020-1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