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两个小题。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李白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注:谢朓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两个小题。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注】:谢朓北楼,为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谢朓以文学知名,但仕途上多有不如意之处,被人诬陷,下狱而死。
(1)请赏析这首诗的颔联。
(2)诗人为何要怀念谢朓?请简要分析。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注】:谢朓北楼,为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谢朓以文学知名,但仕途上多有不如意之处,被人诬陷,下狱而死。
(1)请赏析这首诗的颔联。
(2)诗人为何要怀念谢朓?请简要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可结合着颔联“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先抓住关键词,尽力描绘这两句,然后从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的角度分析.颔联中的关键词“明镜”“彩虹”,诗人用明镜来形容水的清明澄澈;用“彩虹”来形容桥的美丽;故作者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宣城的美丽景色,优美的景物自然烘托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2)此题考查赏析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可在整体感知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着诗歌注释及关键词句来分析,关键词:谁念、怀.由注释可知,谢朓虽才华横溢却在仕途上不得志,最终被诬陷致死,由此可联想到李白与谢公在命运上的相似,故答题时,要结合两人生平的相似性,答出对“临风怀谢公”的理解.而“谁念”二字,写出了他的孤独、不被理解.
答案:
(1)两条溪水绕城而过,仿佛是夹住了整座城,秋水澄净,如明镜一般;溪上有两座桥横跨两岸,映照在水中,如彩虹一般(句意,一句1分).使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宣城景色的秀美(手法,1分),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情感,1分).
(2)谁会想到,我在北楼上,吹着习习凉风,怀念谢朓呢(句意,1分).谢朓才华横溢,仕途却不如意,被人诬陷致死,和李白命运相似,所以他心有所戚戚焉(4分).
译文:
江边的城池好像在画中一样美丽,山色渐晚,我登上谢朓楼远眺晴空.
两条江之间,一潭湖水像一面明亮的镜子;江上两座桥仿佛天上落下的彩虹.
橘林柚林掩映在令人感到寒意的炊烟之中;秋色苍茫,梧桐也已经显得衰老.
除了我还有谁会想着到谢朓北楼来,迎着萧飒的秋风,怀念谢先生呢?
赏析:
宣城处于山环水抱之中,陵阳山冈峦盘屈,三峰挺秀;句溪和宛溪的溪水,萦回映带着整个城郊,“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一个晴朗的秋天的傍晚,诗人独自登上了谢公楼.岚光山影,景色十分明净.诗人凭高俯瞰,“江城”犹如在图画中一样.开头两句,诗人把他登览时所见景色概括地写了出来,总摄全篇,一下子就把读者深深吸引住,一同进入诗的意境中去了.严羽《沧浪诗话》说:“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指的就是这种表现手法.[3]
中间四句是具体的描写.这四句诗里所塑造的艺术形象,都是从上面的一个“望”字生发出来的.从结构的关系来说,上两句写“江城如画”,下两句写“山晚晴空”;四句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而又是有层次的.“两水”指句溪和宛溪.宛溪源出峄山,在宣城的东北与句溪相会,绕城合流,所以说“夹”.因为是秋天,溪水更加澄清,它平静地流着,波面上泛出晶莹的光.用“明镜”来形容,用语十分恰当.
“双桥”长长地架在溪上,倒影水中,诗人从高楼上远远望去,缥青的溪水,鲜红的夕阳,在明灭照射之中,桥影幻映出无限奇异的璀璨色彩.这更像是天上的两道彩虹,而这“彩虹”的影子落入“明镜”之中去了.
这两句与诗人的另一名作《望庐山瀑布水》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相似.两者同样是用比拟的手法来塑造形象,同样用一个“落”字把地下和天上联系起来;然而同中有异,异曲同工:一个是以银河比拟瀑布的飞流,一个是用彩虹写夕阳明灭的波光中双桥的倒影;一个着重在描绘其奔腾直下的气势,一个着重在显示其瑰丽变幻的色彩,两者所表现出来的美也不一样,而诗人想象的丰富奇妙,笔致的活泼空灵,则同样十分高明.
秋天的傍晚,原野是静寂的,山冈一带的丛林里冒出人家一缕缕的炊烟,橘柚的深碧,梧桐的微黄,呈现出一片苍寒景色,使诗人感到是秋光渐老的时候了.
当时诗人的心情是完全沉浸在他的视野里,他的观察是深刻的,细致的;而他的描写又是毫不粘滞的.他站得高,望得远,抓住了一刹那间的感受,用极端凝炼的形象语言,在随意点染中勾勒出一个深秋的轮廓,深深地透漏出季节和环境的气氛.他不仅写出秋景,而且写出了秋意.他在高度概括之中,用笔丝丝入扣.
结尾两句,从表面看来很简单,只不过和开头二句一呼一应,点明登览的地点是在“北楼上”;这北楼是谢朓所建的,从登临到怀古,似乎是照例的公式,因而李白就不免顺便说一句怀念古人的话罢了.
这里值得注意是“谁念”两个字.“怀谢公”的“怀”,是李白自指,“谁念”的“念”,是指别人.两句的意思,是慨叹诗人“临风怀谢公”的心情没有谁能够理解.这就不是一般的怀古了.
客中的抑郁和感伤,特别当摇落秋风的时节,使诗人的心情非常寂寞.宣城是他旧游之地,此时他又重来这里.一到宣城,他就会怀念到谢朓,这不仅因为谢朓在宣城遗留下了像叠嶂楼这样的名胜古迹,更重要的是因为谢朓对宣城有着和诗人相同的情感.
当李白独自在谢朓楼上临风眺望的时候,面对着谢朓所吟赏的山川,缅怀他平素所仰慕的这位前代诗人,虽然古今世隔,然而他们的精神却是遥遥相接的.这种渺茫的心情,反映了他政治上苦闷彷徨的孤独之感;正因为政治上受到压抑,找不到出路,所以只得寄情山水,尚友古人;他当时复杂的情怀,很难有人能理解.
(2)此题考查赏析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可在整体感知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着诗歌注释及关键词句来分析,关键词:谁念、怀.由注释可知,谢朓虽才华横溢却在仕途上不得志,最终被诬陷致死,由此可联想到李白与谢公在命运上的相似,故答题时,要结合两人生平的相似性,答出对“临风怀谢公”的理解.而“谁念”二字,写出了他的孤独、不被理解.
答案:
(1)两条溪水绕城而过,仿佛是夹住了整座城,秋水澄净,如明镜一般;溪上有两座桥横跨两岸,映照在水中,如彩虹一般(句意,一句1分).使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宣城景色的秀美(手法,1分),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情感,1分).
(2)谁会想到,我在北楼上,吹着习习凉风,怀念谢朓呢(句意,1分).谢朓才华横溢,仕途却不如意,被人诬陷致死,和李白命运相似,所以他心有所戚戚焉(4分).
译文:
江边的城池好像在画中一样美丽,山色渐晚,我登上谢朓楼远眺晴空.
两条江之间,一潭湖水像一面明亮的镜子;江上两座桥仿佛天上落下的彩虹.
橘林柚林掩映在令人感到寒意的炊烟之中;秋色苍茫,梧桐也已经显得衰老.
除了我还有谁会想着到谢朓北楼来,迎着萧飒的秋风,怀念谢先生呢?
赏析:
宣城处于山环水抱之中,陵阳山冈峦盘屈,三峰挺秀;句溪和宛溪的溪水,萦回映带着整个城郊,“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一个晴朗的秋天的傍晚,诗人独自登上了谢公楼.岚光山影,景色十分明净.诗人凭高俯瞰,“江城”犹如在图画中一样.开头两句,诗人把他登览时所见景色概括地写了出来,总摄全篇,一下子就把读者深深吸引住,一同进入诗的意境中去了.严羽《沧浪诗话》说:“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指的就是这种表现手法.[3]
中间四句是具体的描写.这四句诗里所塑造的艺术形象,都是从上面的一个“望”字生发出来的.从结构的关系来说,上两句写“江城如画”,下两句写“山晚晴空”;四句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而又是有层次的.“两水”指句溪和宛溪.宛溪源出峄山,在宣城的东北与句溪相会,绕城合流,所以说“夹”.因为是秋天,溪水更加澄清,它平静地流着,波面上泛出晶莹的光.用“明镜”来形容,用语十分恰当.
“双桥”长长地架在溪上,倒影水中,诗人从高楼上远远望去,缥青的溪水,鲜红的夕阳,在明灭照射之中,桥影幻映出无限奇异的璀璨色彩.这更像是天上的两道彩虹,而这“彩虹”的影子落入“明镜”之中去了.
这两句与诗人的另一名作《望庐山瀑布水》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相似.两者同样是用比拟的手法来塑造形象,同样用一个“落”字把地下和天上联系起来;然而同中有异,异曲同工:一个是以银河比拟瀑布的飞流,一个是用彩虹写夕阳明灭的波光中双桥的倒影;一个着重在描绘其奔腾直下的气势,一个着重在显示其瑰丽变幻的色彩,两者所表现出来的美也不一样,而诗人想象的丰富奇妙,笔致的活泼空灵,则同样十分高明.
秋天的傍晚,原野是静寂的,山冈一带的丛林里冒出人家一缕缕的炊烟,橘柚的深碧,梧桐的微黄,呈现出一片苍寒景色,使诗人感到是秋光渐老的时候了.
当时诗人的心情是完全沉浸在他的视野里,他的观察是深刻的,细致的;而他的描写又是毫不粘滞的.他站得高,望得远,抓住了一刹那间的感受,用极端凝炼的形象语言,在随意点染中勾勒出一个深秋的轮廓,深深地透漏出季节和环境的气氛.他不仅写出秋景,而且写出了秋意.他在高度概括之中,用笔丝丝入扣.
结尾两句,从表面看来很简单,只不过和开头二句一呼一应,点明登览的地点是在“北楼上”;这北楼是谢朓所建的,从登临到怀古,似乎是照例的公式,因而李白就不免顺便说一句怀念古人的话罢了.
这里值得注意是“谁念”两个字.“怀谢公”的“怀”,是李白自指,“谁念”的“念”,是指别人.两句的意思,是慨叹诗人“临风怀谢公”的心情没有谁能够理解.这就不是一般的怀古了.
客中的抑郁和感伤,特别当摇落秋风的时节,使诗人的心情非常寂寞.宣城是他旧游之地,此时他又重来这里.一到宣城,他就会怀念到谢朓,这不仅因为谢朓在宣城遗留下了像叠嶂楼这样的名胜古迹,更重要的是因为谢朓对宣城有着和诗人相同的情感.
当李白独自在谢朓楼上临风眺望的时候,面对着谢朓所吟赏的山川,缅怀他平素所仰慕的这位前代诗人,虽然古今世隔,然而他们的精神却是遥遥相接的.这种渺茫的心情,反映了他政治上苦闷彷徨的孤独之感;正因为政治上受到压抑,找不到出路,所以只得寄情山水,尚友古人;他当时复杂的情怀,很难有人能理解.
看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两个...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这首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诗中,最能体现秋天特点的句子是 2020-04-26 …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020-05-21 …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翻译一诗的解释~! 2020-06-12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李白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 2020-07-05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两个小题。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李白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 2020-07-28 …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的朓怎么读念tiao第三声,我已经知道了 2020-11-12 …
阅读李白的《秋登宣城谢朓北楼①》,完成下列三题。江城②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③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2020-11-12 …
阅读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①》.回答问题。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 2020-11-12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后面习题。(8分)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李白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 2020-11-12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3)题。登宣城谢朓北楼李白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2020-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