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对《渔父》中“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一点小理解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蟠,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唉!这不是大官人三闾大夫吗

题目详情
对《渔父》中“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一点小理解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蟠,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唉!这不是大官人三闾大夫吗?怎么会到我们鸟不拉屎的地方啊?关健是这个“斯”字,我的理解,渔父问的时候“斯”应该要翻译成“地方”;当时通讯不便,战国七雄里楚国面积是最大的.所以一个普通的渔父不可能这么快就知道屈原被放逐的事,他问这话的时候心态应该是:三闾大夫打扮成这样来这里干嘛呢?微服私访?)屈原听到这句话,他的理解是:三闾大夫,你怎么到了这地步啊!(所以在屈原的理解中,“斯”要翻译成“地步”)所以他答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然后渔父才明白,敢情不是微服私访,是被流放了啊!害我刚才这么激动!)我读这段的时候觉得这个“答非所问”的桥段特有趣味.现在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下,或者补充补充.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我认为此处的“斯”可翻译为“此”指代的是屈原当时的状态: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可以想象,渔父觉得他眼前的人可能是三闾大夫屈原,但是原本尊贵非常,容止应当威仪棣棣的士大夫,是什么原因使他变成这个样子?屈原答复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