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保民而王《孟子·梁惠王上》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保民而王

《孟子·梁惠王上》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 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 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技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如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王请度之!

选自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齐桓晋文之事》有删改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老吾 ,以及人之   老:形容词作名词,老人

B.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幼:形容词作动词,爱护

C.

吾何 一牛      爱:吝啬

D.

刑于寡妻       刑:惩罚

(2)

以下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孟子“推恩”主张的一组是

①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②是心足以王矣。

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④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⑤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⑥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

[  ]

A.

①②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⑥

D.

②③⑤⑥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齐宣王一见孟子,就迫不及待地问齐桓晋文称霸的事,而孟子以“臣未之闻也”一句,轻轻把话题岔开,转而谈论王道。

B.

老百姓看到“以羊易牛”,以小易大,认为王是爱财;孟子则不同,他肯定王有“不忍之心”,具备施行王道的基础。为下文论说宣王没有实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埋下了伏笔。

C.

孟子以一组巧妙的比喻,正面引出“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的结论。说明王道并不难,最基本的就是“推恩”,“推恩足以保四海”,为齐宣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D.

孟子在与齐宣王的对话中,顺着对方的思路来谈话。使他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张,写作上比较曲折委婉,层层深入,而且说理既逻辑严密,又注意形象生动。

(4)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1.D;2.A;3.D;
解析:
(1) 刑:通型,作榜样 (2) ③齐宣王有仁道基础 ⑥齐宣王未推恩百姓。 (3) 不是“顺着对方的思路来谈话”而是“诱使对方顺着自己的思路来谈话”。 (4)   答案:(1)用秤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才能知道长短,事物都是如此,人心更是这样。关键词:权,度   (2)看见它活着,便不忍心看它死;听到它(哀鸣)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的肉。因此君子把厨房建得远远的。关键词:是以,远   (3)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的缘故;看不见整车的柴草,是不用目力的缘故;老百姓没有受到受护,是不肯布施恩德的缘故。关键词:舆薪,见,为,恩。   参考译文:   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我)可以听听吗?”   孟子回答说:“孔子这类人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人,因此后世失传了。我没有听说过这事。(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   (齐宣王)说:“要有什么样的德行,才可以称王于天下呢?”   (孟子)说:“安抚百姓而称王天下,便没有人能抵御他。”   (齐宣王)说:“像我这样的人,能够安抚百姓吗?”   (孟子)说:“可以。”   (齐宣王)说:“从哪什么知道我可以呢?”   (孟子)说:“我听胡龁说(我从胡龁那听说):‘您坐在大殿上,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您看见这个人,问道:“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备用它来祭钟。”您说:“放了它!我不忍看到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没有罪过却走向死地。”(那人问)道:“既然这样那么,废弃祭钟的仪式吗?”你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来换它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   (齐宣王)说:“有这事。”   (孟子)说:“这样的心就足以称王于天下了。百姓都认为大王吝啬。我诚然知道您是于心不忍。”   (齐宣王)说:“是的。的确有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啬一头牛?就是不忍看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无罪却走向死地,因此用羊去换它。”   (孟子)说:“您不要对百姓认为您是吝啬的感到奇怪。以小换大,他们怎么知道您的想法呢?您如果痛惜它无罪却走向死地,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   齐宣王笑着说:“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想法呢?(我也说不清楚),我(的确)不是吝啬钱财而以羊换掉牛的,(这么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   (孟子)说:“没有关系,这是体现了仁爱之道,(原因在于您)看到了牛而没看到羊。有道德的人对于飞禽走兽:看见它活着,便不忍心看它死;听到它(哀鸣)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的肉。因此君子把厨房建得远远的。”   齐宣王高兴了,说:“《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到。’──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啊。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却想不出是为什么。先生您说的这些,对于我的心真是有所触动啊!这种心之所以符合王道的原因,是什么呢?”   (孟子)说:“(假如)有人报告大王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却不能够举起一根羽毛;(我的)眼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末梢,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草。’那么,大王您相信吗?”   (齐宣王)说:“不相信。”   “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及禽兽,而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功德,却是为什么呢?这样看来,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的缘故;看不见整车的柴草,是不用目力的缘故;老百姓没有受到受护,是不肯布施恩德的缘故。所以,大王您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是不肯干,而不是不能干。”   (齐宣王)说:“不肯干与不能干在表现上怎样区别?”   (孟子)说:“(用胳膊)挟着泰山去跳过渤海,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确实是做不到。为长辈弯腰作揖,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肯做,而不是不能做。大王所以不能统一天下,不属于(用胳膊)挟泰山去跳过渤海这一类的事;大王不能统一天下,属于对对长辈弯腰作揖一类的事。尊敬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照此理去做)要统一天下如同在手掌上转动东西那么容易了。《诗经》说:‘(做国君的)给自己的妻子作好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说的就是把这样的心推广到他人身上罢了。所以,推广恩德足以安抚四海百姓,不推广恩德连妻子儿女都安抚不了。古代圣人大大超过别人的原因,没别的,善于推广他们的好行为罢了。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广到禽兽身上,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好处,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用秤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才能知道长短,事物都是如此,人心更是这样。大王,您请思量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