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招击退红潮丹丘生①在湖泊和海洋里,当藻类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这样漫无节制地繁殖起来的时候,就形成了红潮。红潮来时,因藻类生长吸收了太多的氧气,致使当地的水域
奇招击退红潮
丹丘生
① 在湖泊和海洋里,当藻类一生二、二生四,四生 八……这样漫无节制地繁殖起来的时候,就形成了红 潮。红潮来时,因藻类生长吸收了太多的氧气,致使 当地的水域严重缺氧,大量水生植物窒息而死,此外, 红潮还会在水中释放出神经毒素,使与之接触的人感 染上呼吸道和神经系统疾病,甚至患上癌症。
② 一直以来,人们都对红潮束手无策,他们所能 做的,只是听天由命,按事物发展盛极必衰的规律,耐 心等待着红潮自己消失,但现在,科学家终于找到了 一种消除红潮的办法一用超声波消除藻类。
③ 藻类之所以能漂浮在水面,而不会沉到水底, 是因为它们身体里含有一种浮力细胞,里面含有氮气 气泡,它们就像藻类与生倶来的“救生圈”,靠着这些 气泡的浮力,就使整棵植株漂浮在水面上。
④ 而人们就抓住了藻类的这一特点,用特定频率 的超声波引起浮力细胞里的气泡共振,当共振达到一 定强度,气泡就会把细胞胀破,使得藻类失去浮力的 支撑而下沉。一旦失去了水面的阳光,藻类在水下很 快就会死亡。
⑤ 最近,一个英国研究小组利用三种不同频率的 超声波对项圈藻进行了测试。他们发现,尽管三种频 率的超声波在一定程度上都能起作用,但效果最好的 是频率接近1兆赫的超声波,这个频率刚好是项圈藻 中浮力细胞的共振频率。
⑥ 不同种类的水藻,因为大小不等,它们的共振 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这项技术可以有针对性地去除 某一种类的水藻。此外,这种除藻办法不会伤及其他 的水生植物,因为其他的水生植物的细胞对于超声波 来说太致密了,不容易引起共振。
⑦ 由于高频率超声波在水中传播时,会很快被吸 收,譬如1兆赫的超声波作用范围半径只有20米,所 以这项技术在小范围的湖泊和池塘里,比在动辄方圆 千米的大海里更为实用。
(选自2013年第1期《大科学》)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红潮的危害。
2. 全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 是怎样按这种顺序进行说明的。
★3.第③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点拨】解答此题,首先要清楚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 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说明内容说出该说明方法在 本句中的作用。如第③段把藻类比作“救生圈”,可 以判定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然后在了解“救 生圈”功能和特征的基础上,很容易就能明确打比 方的作用了。
4.下列说法或推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凡是红潮繁殖的水域,水生植物都无法生存。
B. 击退红潮的“奇招”就是用特定频率的超声波来消 除藻类。
C. 藻类浮力细胞的共振频率是1兆赫。
D. 频率为1兆赫的超声波对漂浮在方圆数千米的大 海里的红潮不会起作用。
1. ①大量水生植物窒息死亡。②人接触红潮会感染致病。
2. 逻辑顺序。本文按照这种顺序依次说明了击退红潮的原 因、方法及科学原理,用超声波消除红潮的优势与不足。 由因到果,由表及里,条理清晰。
3. 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藻类依靠气泡的浮力在水面 上的特点,便于读者理解。
4. B解析:A项,说法太绝对,原文是“致使当地的水域严重 缺氧,大量水生植物室息而死”;C项,这个共振率是项圈藻
浮力细胞的,不是全部藻类的;D项,“不会起作用”表述不 正确。
水中的氮、磷、钾超过一定含量即为水质的富营养化,会导致水藻因养分过足而迅速生长繁殖.一部分大量生长 2020-05-17 …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体现的生命现象是A.生物生殖的能力特别强B.生物繁殖的现象C.生物在秋季繁殖能 2020-06-21 …
自制酸奶因为乳酸菌会在乳中生长繁殖,发酵分解乳糖产生乳酸等有机酸,导致乳的PH值下降,从而使乳酪蛋 2020-07-20 …
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的问题.霍乱弧菌(如图1)经口感染,通过胃到达小肠,在小肠黏膜细胞的表面生长繁殖并 2020-10-30 …
控制环境温度,降低食品自身的含水量,都可以缓解生物的繁殖速度,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下列食品的保存方法与 2020-11-24 …
某人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时,因操作不当导致泡菜腐烂.下列可能原因正确的是()①坛口密闭导致坛内缺氧,抑 2020-12-14 …
奇招击退红潮丹丘生①在湖泊和海洋里,当藻类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这样漫无节制地繁殖起来的时候,就 2020-12-21 …
长时间服用某些抗菌素药物,对于消化机能一般没有影响,但可能导致()A.糖吸收少B.脂肪的吸收少C.维 2020-12-22 …
时至冬季,户外的食物不易腐败,而温暖的室内储存食物很容易腐败,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是细菌和真菌以食物为 2020-12-29 …
赤潮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洋生物繁殖加快B.向海洋排放大量各种含氮有机物的废污水C 2021-0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