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麦芒刺疼的岁月璎宁六月,故乡紧紧地贴在胸口,上面堆满了麦芒,厚实而疼痛。一只布谷抽走麦田的青绿,一些金黄随声倒地,麦秸做的杠杆翘起

题目详情
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麦芒刺疼的岁月
璎宁
    六月,故乡紧紧地贴在胸口,上面堆满了麦芒,厚实而疼痛。
   一只布谷抽走麦田的青绿,一些金黄随声倒地,麦秸做的杠杆翘起了那么重的梦,我是梦里的一粒麦子。
   毛驴一连串的长叫,掀翻了有些稀薄的夜晚,将黎明从湿漉漉的草丛中捞了上来。还在睡梦中的我,听见爹在院子里磨镰,嚓嚓嚓的声音随着磨刀石上的月牙儿高低错落递进我的耳朵。当听见拖着长音嚓的一声的时候,意味着我爹磨刀的结束,也意味着我爹即将来叩响我们的门环说:起床了,到赵家滩割麦子了……
   除了爹和娘,能胜任割麦子任务的只有我和姐姐。因此四把像样的镰刀,全都被爹磨得寒光闪现,澄明瓦亮,一字排开在磨刀石的旁边,好像是磨刀石派生出来的几块优质的铁。
   出门前,爹说,麦子不倒不离棉袄,早晚还会有春天的寒气。我和姐姐穿上一件粗布的褂子,一条粗布的长裤子,再把刚刚脱下来的棉袄厌烦地塞进包袱里,跳上了爹的毛驴车。
   在那时,毛驴车并不是每家每户都有。两条腿的人再怎么走也走不过四条腿的牲畜。我们坐在毛驴车上,优越性可见,轻松可见,富裕可见。
   小脚的二大娘也去赵家滩割麦子。二大娘起的也够早的。她穿着偏襟的黑蓝色大褂子,肥肥的,下摆似乎还能装进一个人去。二大娘一只眼睛里有一个萝卜花儿,又裹着小脚,本来就走不快,一个大包袱还骑在她的背上,她更加难以快速行进。她像是在公路上跳着走,轻飘飘的,左右摇晃,像皮影里的人物。我们赶上了她又赶超了她。她眯起眼睛,看了看我们的毛驴车,又看了看我们,嘴张了张又闭住了。
   爹赶超二大娘二十米后,对我娘说:咱捎上二嫂子吧,她走到赵家滩还不得黑天了啊!娘的口气很坚决:不捎她,你忘了他儿子往咱家栅栏门口扔砖头,二嫂子还护着他儿子,说不是他儿子干的。爹吁一声,毛驴停住了。爹说:都是乡里乡亲的,都过去十年了,还记仇呢,二嫂子还给咱孩子送窝头呢,你咋不说。
   我娘没有吭声,意思就是默认了。我和姐姐想起了二大娘给送的窝头是葱花带咸味的窝头,香喷喷的,让我和姐姐很长时间都不觉得饿和馋,也就默认了。
   等了好半天,二大娘才飘到我们跟前怔住了,翻动眼里的萝卜花没有说什么。爹说,二嫂子你上车吧,不多你一个。二大娘随即有点不好意思,随即也就爬上了我们的毛驴车,上车的时候,我娘还拉了她一把。
   二大娘挨着我和姐姐坐在车厢里,我感觉她身上热烘烘的。她把双腿一盘,两只尖尖的小脚相对着布满泥尘,像两只织布用的梭子,像两只岁月之机里的梭子。
   二大娘有两个儿子,一个腿有残疾,一个在外边吃公家饭,二大爷又出门了。
   就剩她一个人,要割倒三亩地的麦子。
   二大娘在车上被毛驴拉了一路。格格地笑了一路。
   临下车的时候,二大娘从她的包袱里摸出两个圆乎乎的东西,还没有等我看清楚。她已经塞进了我们家的包袱里。等她淹没在自家的麦子地里,我从包袱里摸出那两个圆乎乎的东西,一看是两个大甜瓜!这两个大甜瓜挺着圆圆的脑袋,一肚子的蜜汁横流,正好是我和姐姐的需要,也是我们童年或者生活的需要。
   遍地金黄,颗粒饱满,浩瀚无边……类似这样的词语都可以用来说赵家滩的麦子。
   卸了驴和包袱,爹和娘,我和姐姐每个人心里都揣着喜悦,每个人都操着一把镰刀,每个人腰里都捆着一捆草绳子,心里涌动着麦子金色的浪头开镰了。嚓嚓嚓,嚓嚓嚓,那声音比磨镰刀的声音短促而动听,麦子握在手里,沉重而温暖,实在又虚幻。如果说黎明的时候,一块石头打磨一块铁的话,现在就是一块铁用自身的硬度拥抱麦子的软,生活的软。
   用不了多久,我们的身后就暴露出一个个捆绑好的麦子,再看整齐的麦茬,全是空的,那时想不通,一根空空的麦秆儿咋能支撑那么沉重的穗子,就像想不通,身体消瘦的娘咋能揽着四趟麦子还割得飞快。麦子覆盖了几个月的新鲜泥土也显山露水了。娘一马当先,弯腰直腰,似乎她的腰里装了弹簧,娘连续不断地抽着腰里的草绳子,她每抽一根,似乎一条光线在我娘四周闪现一下,一些尘土也上下扑腾。娘捆的麦子似乎是现代化的大机器流水线下来的,大小相同,整整齐齐,精神抖擞,看了让人觉得割麦子的美好,生活的美好。歇着的间隙,我和姐姐去看娘,娘全然是一个草人了。麦芒穿插在她的头发里,密密麻麻的,摘都摘不掉,撕也撕不下,似乎麦芒生着无数的锯齿,牢牢的把住了娘的头发衣裤。可是割麦子的娘,似乎一点也感觉不到六月的太阳正炙烤她的年华,也感觉不到麦芒正穿透她的衣裤,钻进她的肌肤甚至生活里。但是现在的娘,一心想着把麦子收回去,让我们吃上过年的饺子,过生日的面条,一点阻挡麦芒的意思也没有,任凭麦芒布满她的全身,布满她的生活。
   我和姐姐后悔没有听爹娘的话,脚上没有穿袜子。麦茬穿透了鞋底,直接戳到了脚心里。那些麦芒欺负我们年少似的,一个劲地扎我们的脸,手脚,胳膊,连藏在衣服里的腿和胳膊的部分,都被麦芒扎的全是小红点儿,还奇痒难忍,小红点多的都不知道该去遮蔽那一个。更要命的是一些麦芒神不知鬼不觉地扎进了我的手并沿着血管潜入心底,成了永远的刺。爹娘不种麦子很多年后,我离开故乡很多年后,我依然能感觉到那种疼痛,隐隐的,小小的,无法言语。
   麦子这是告诉没有长大的我们,生命中有些痛是我们必须遭遇的,生命中有些果实也是需要我们付出汗水才能得到的。
   当我们累得筋疲力尽,装了满满一大车麦子往家赶的时候,二大娘的地里刚刚露出不多的麦茬,麦子个也捆的大小不一,可是天已经黑了。也不知道二大娘的麦子割到了啥时候。二大娘会不会像娘一样成了一个草人。
   如今,赵家滩的麦子地早卖给了别的村子,二大娘也离开人世很多年了。如今镰刀生锈,毛驴走失,木板子车漏水淘汰,麦子也早消失在那个年月。面对这样的变迁,小脚的二大娘怎么赶得上呢,患静脉炎的父亲以及弯腰驼背的娘怎么赶得上呢!
(选自《璎宁散文集》 有删改)(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杠杆 ②栅栏 ③间隙 ④炙烤
(2)作者起笔简洁,独具匠心,以诗意的氛围,将感情和事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六月,故乡紧紧地贴在胸口,上面堆满了麦芒,厚实而疼痛。”试分析作者这样开篇的作用。
(3)黎明的到来,提醒着一家人就要开始一天的劳作,作者先描述了父亲的生活片断。阅读选文第三自然段至第十自然段,结合相关内容说说父亲给你留下的印象。
(4)璎宁的散文朴实厚重,有一种浓烈的生活气息。她笔下的人物,渗透着一种民间式的、质朴而又坚韧的生命力。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任选其一即可)
①她像是在公路上跳着走,轻飘飘的,左右摇晃,像皮影里的人物。
②娘一马当先,弯腰直腰,似乎她的腰里装了弹簧,娘连续不断地抽着腰里的草绳子,她每抽一根,似乎一条光线在我娘四周闪现一下,一些尘土也上下扑腾。
(5)选文中,作者在讲述自己一家人忙碌的同时,还细致地刻画了二大娘。阅读选文第十二自然段,作者为什么还寥寥几笔地介绍二大娘家人的情况?
(6)作者通过极其细腻的笔触描写了麦芒扎在皮肤上的情景,以致多年后依然能感觉到那种疼痛。疼痛之余,作者还领悟到了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7)作�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汉字的字音.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巩固,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这里加点字的字音分别为:①ɡǎn ②zhà ③jiàn ④zhì.
(2)本题考查首段内容在文中作用的分析.文章首段的作用一般是:统领全篇;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营造氛围;开篇点题;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等.这里首段内容点明农忙时节,表现作者对割麦情景的印象深刻,对麦芒刺痛感无法忘怀.在结构上起到开篇点题作用,并引出下文对故乡割麦岁月的回忆.
(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父亲在农忙时节清晨就起来磨刀,可以看出他的勤劳;“出门前,爹说,麦子不倒不离棉袄,早晚还会有春天的寒气”,可以看出他经验丰富;父亲愿意带上步行的二大娘,可以看出他的宽容大度.围绕文中的描写能写出两点即可.
(4)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格式:人物描写方法+内容+中心;表述形式: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写出了…表达了…这两个句子都是对人物的动作描写,结合人物身份及句子内容按答题模式分析即可.
(5)本题考查插叙内容在文中作用的分析.插叙,就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作用:补充交代了…内容,丰富了…的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中心,为下文…作铺垫.这里插叙二大娘的家人情况,表现了她家劳动力不足,重担便压在她一人身上;也解释了上文她大早起来赶路的原因,为下文一个人在麦田劳作至天黑做铺垫.
(6)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作者在文中的深刻感悟一般都是以议论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解答此题要在叙述割麦子疼痛的内容后找到议论句,根据自己的理解将意思表述出来即可.文中表达“我”感悟的句子是“麦子这是告诉没有长大的我们,生命中有些痛是我们必须遭遇的,生命中有些果实也是需要我们付出汗水才能得到的.”意思是只有经历了生活的磨难,才能感受到成功的甜蜜.
(7)本题考查作者情感的体会.解答此题要理解末段的内容,结合上文内容分析作者暗含的情感.“如今,赵家滩的麦子地早卖给了别的村子,二大娘也离开人世很多年了”表现作者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如今镰刀生锈,毛驴走失,木板子车漏水淘汰,麦子也早消失在那个年月”表现作者对故乡及故乡人变化的慨叹.
答案:
(1)①ɡǎn ②zhà ③jiàn ④zhì
(2)开篇点明农忙时节,说明作者对割麦情景的印象很深刻,麦芒刺痛感无法忘怀.点题,引起下文对故乡割麦岁月的回忆.
(3)围绕“勤劳能干;经验丰富;豁达大度;善良(善解人意)”回答.(结合原文相关内容,答出其中两点,意思对即可)
(4)①通过动作(行为)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二大娘裹着小脚在路上快速前行时走不稳、摇摆的特点,表现出她匆忙急切的心情.
        ②通过动作(行为)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娘在劳作时迅速、干净利落的特点,表现出娘的勤劳能干,也表达了作者对娘的赞美之情.
(5)插叙;突出二大娘家境的艰难,劳动力不足,重担便压在她一人身上;解释上文他大早起来赶路的原因;为下文一个人在麦田劳作至天黑做铺垫,突出二大娘的坚强,表达作者对她的同情.(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
(6)围绕“生活难免会遇到伤害和疼痛,无法逃避;坚强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付出努力才可能有回报、不要指望不劳而获”回答.(意思对即可)示例:人生就是在经历了不同的磨难后,才品味到成功的甜蜜.
(7)表现作者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对故乡及故乡人变化的慨叹,对一生辛苦操劳的父亲母亲的疼惜.
看了 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水田离地面高3米.面积为3600平方米.若需灌水10厘米深,而抽水的河面比地面低2米,现用抽水功率  2020-04-12 …

袋中有6个不同的小球,其中红球1个,黄球2个,蓝球2个,白球1个,从中随机地抽取4个球1求恰有4种  2020-06-06 …

假设轮胎的寿命服从正态分布.为估计某种轮胎的平均寿命,现随机地抽40只轮胎试用,测得它们的寿命(单  2020-06-10 …

对某地抽样调查的结果表明,考生的外语成绩(百分制)近似服从正态分布N(72,σ^2),对某地抽样调  2020-06-10 …

一箱产品20件,其中5件优质品,不放回地抽取,每次一件共抽2次,求取到的优质品件数X概率分布  2020-06-19 …

一对姐弟中只能有一人参加夏季夏令营,姐弟俩提议让父亲决定.父亲说:现有4张卡片上分别写有1,2,3  2020-07-12 …

袋中有3个红球2个黑球,现从中不放回地抽取3次.(1)求恰好在第三次抽到红球的概率(2)求抽出红球次  2020-11-08 …

看补充!有一个水库,每小时流入60立方米的水.如果安排5台抽水机连续抽10小时可以抽干,如果安排8台  2020-11-20 …

不用方程有一个水库,每小时流入60立方米的水.如果安排5台抽水机连续抽10小时可以抽干,如果安排8台  2020-11-20 …

对某一批产品进行抽样检查,采取一件一件地抽查.若抽查4件未发现不合格产品,则停止检查并认为该批产品合  2021-0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