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张昌华①富有诗人气质的陈寅恪,本是一个纯正的学人。他学问广博、精深,在宗教、史学、语言、人类学、校勘学、文学上的建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
张昌华 ①富有诗人气质的陈寅恪,本是一个纯正的学人。他学问广博、精深,在宗教、史学、语言、人类学、校勘学、文学上的建树颇高,尤以中古史的研究卓尔不群。
②1902年,十三岁的陈寅恪随兄陈衡恪留学日本,后赴美在哈佛学习梵文、巴利文,1921年又赴德国,在柏林大学研究院研究梵文和其他东方古文字学。旨趣在“以求知识为职志”。他留学十多年却没有获得博士学位。1925年,吴宓拟请陈寅恪为国学研究院教授。清华校长曹云祥问梁启超:“他是哪一国的博士?”梁答:“他不是博士,也不是硕士。”曹云祥又问:“他都有些什么著作?”梁答:“也没有什么著作。”曹听罢摇头表示为难。梁启超有点生气地说:“我梁某人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嘛,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寅恪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梁启超列举了柏林大学、巴黎大学名教授对陈寅恪的推誉之词。曹云祥同意了。
③1926年,陈寅恪执教于清华国学研究院。陈寅恪教书有三不讲:书上有的不讲,别人讲过的不讲,自己讲过的不讲。凡引征重要文句或参考书目,他都亲自抄在黑板上。讲课讲到入神处,往往闭目而谈如入禅境,直至下课铃响,也不介意。他上课从不点名,也不小考。他不欣赏问答式的笔试,倡导学生提问题、有创新,以期对史识有新理解、新发现。
④他是一位“怪人”。国文考试加试还是科举时代的方式--对对子,以此测试学生的读书博寡、语汇丰富与否及音韵学、逻辑学。此举虽招致毁誉参半,但“寓意甚深”,可“测试作者的联想力和美感力”以及“表现文学的天才和造诣,而修辞的程度更可以从这里流露出来”。他既开风气也为师,一面向学生提示可走的新路,一面指导学生如何去做。那时陈寅恪不过三十多岁,还是单身汉。虽已被人称为“教授的教授”,但他每周还要花两天时间进城跟人学西夏文和蒙古文。他的勤奋令学生们脸红,也激发了学生们的勤勉精神。
⑤陈寅恪与王国维私交甚笃。1927年,王国维于昆明湖自沉。在向静安先生遗体告别时,研究院的学生们在先,行的是三鞠躬,而陈寅恪行三跪九叩大礼。他送挽联,撰《王观堂先生挽词》,赋诗言哀。次年,他又应研究院众学生之请为王观堂先生撰写碑铭,于碑文中阐发观堂先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心曲。
⑥太平洋战争爆发时,陈寅恪一家在香港,食品奇缺,没有吃的。一位日本学者写信给日军军部希望不要为难他。军部行文给香港司令部,司令部派宪兵送去好多袋面粉,陈寅恪与夫人坚拒,不吃嗟来之食,面临行将饿毙,也不为五斗米折腰。
⑦1945年,季羡林留德已经十年,正准备回国,听说陈寅恪在伦敦治疗目疾,便写信向他汇报学习情况。陈寅恪本不了解季的学业,当他了解季羡林的学业后,马上复长函鼓励季羡林,并热情把他推荐给胡适,使季羡林一帆风顺地到北大当了教授。后来陈寅恪读了季羡林的论文《浮屠与佛》大加赞赏,推荐给《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集刊》,使季羡林“一登龙门,身价百倍”。
⑧胡适曾说:“寅恪治史学,当然是今日最渊博、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傅斯年也说过:“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个人而已。”更有人在谈及他的受世之尊之地位时说:“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
【相关链接】
①陈寅恪一生喜欢对联,1932年夏,他为清华大学入学考试的国文试题出了一道以“孙行者”为上联的对联题。
②陈寅恪是清华惟一的文史两系双料教授,被誉为“教授中的教授”,学贯中西。在清华校园里,不论是学生还是教授,凡是文史方面有疑难问题,都向他请教,大家称他为“活字典”、“活辞书”。
③陈寅恪毕生的信念就是“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最高权威之时,他仍然主张不学马列,保持了一个学人所应有的气节。
④陈寅恪没有国内、国外的高等学位,却能成为清华大学四大导师(其他三位是王国维,梁启超和赵元任)之首,却能被英国牛津大学聘请为汉学教授,是剑桥大学第一位华籍讲座教授,却能被誉为20世纪中国三座“文化昆仑”之一。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___
A.陈寅恪没有获得博士学位,却被聘为清华国学研究院的教授,主要归功于梁启超的极力推荐。
B.陈寅恪在国文考试加试时还是采用科举时代的“对对子”的方式,说明他思想陈旧,与当时新文化、新思想格格不入。
C.陈寅恪为王国维撰写碑铭时,赞其“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其实这亦是他自己一生人治学的写照。
D.“凡引征重要文句或参考书目,他都亲自抄在黑板上。”表明陈寅恪教学认真,治学严谨。
E.季羡林经大师陈寅恪推荐,便可顺利当北大教授,便“一登龙门,身价百倍”,证明当时的社会风气是不重实力,重名气。
(2)陈寅恪作为教授,有独到的教学风格,请简要概括。
(3)作者在介绍陈寅恪时,为什么要写到曹云祥与梁启超的对话、王国维之死和季羡林给他写信?请分析其用意。
(4)“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高度评价了陈寅恪的个性成就和人格魅力,请结合原文探究陈寅恪的人格魅力。
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
张昌华 ①富有诗人气质的陈寅恪,本是一个纯正的学人。他学问广博、精深,在宗教、史学、语言、人类学、校勘学、文学上的建树颇高,尤以中古史的研究卓尔不群。
②1902年,十三岁的陈寅恪随兄陈衡恪留学日本,后赴美在哈佛学习梵文、巴利文,1921年又赴德国,在柏林大学研究院研究梵文和其他东方古文字学。旨趣在“以求知识为职志”。他留学十多年却没有获得博士学位。1925年,吴宓拟请陈寅恪为国学研究院教授。清华校长曹云祥问梁启超:“他是哪一国的博士?”梁答:“他不是博士,也不是硕士。”曹云祥又问:“他都有些什么著作?”梁答:“也没有什么著作。”曹听罢摇头表示为难。梁启超有点生气地说:“我梁某人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嘛,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寅恪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梁启超列举了柏林大学、巴黎大学名教授对陈寅恪的推誉之词。曹云祥同意了。
③1926年,陈寅恪执教于清华国学研究院。陈寅恪教书有三不讲:书上有的不讲,别人讲过的不讲,自己讲过的不讲。凡引征重要文句或参考书目,他都亲自抄在黑板上。讲课讲到入神处,往往闭目而谈如入禅境,直至下课铃响,也不介意。他上课从不点名,也不小考。他不欣赏问答式的笔试,倡导学生提问题、有创新,以期对史识有新理解、新发现。
④他是一位“怪人”。国文考试加试还是科举时代的方式--对对子,以此测试学生的读书博寡、语汇丰富与否及音韵学、逻辑学。此举虽招致毁誉参半,但“寓意甚深”,可“测试作者的联想力和美感力”以及“表现文学的天才和造诣,而修辞的程度更可以从这里流露出来”。他既开风气也为师,一面向学生提示可走的新路,一面指导学生如何去做。那时陈寅恪不过三十多岁,还是单身汉。虽已被人称为“教授的教授”,但他每周还要花两天时间进城跟人学西夏文和蒙古文。他的勤奋令学生们脸红,也激发了学生们的勤勉精神。
⑤陈寅恪与王国维私交甚笃。1927年,王国维于昆明湖自沉。在向静安先生遗体告别时,研究院的学生们在先,行的是三鞠躬,而陈寅恪行三跪九叩大礼。他送挽联,撰《王观堂先生挽词》,赋诗言哀。次年,他又应研究院众学生之请为王观堂先生撰写碑铭,于碑文中阐发观堂先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心曲。
⑥太平洋战争爆发时,陈寅恪一家在香港,食品奇缺,没有吃的。一位日本学者写信给日军军部希望不要为难他。军部行文给香港司令部,司令部派宪兵送去好多袋面粉,陈寅恪与夫人坚拒,不吃嗟来之食,面临行将饿毙,也不为五斗米折腰。
⑦1945年,季羡林留德已经十年,正准备回国,听说陈寅恪在伦敦治疗目疾,便写信向他汇报学习情况。陈寅恪本不了解季的学业,当他了解季羡林的学业后,马上复长函鼓励季羡林,并热情把他推荐给胡适,使季羡林一帆风顺地到北大当了教授。后来陈寅恪读了季羡林的论文《浮屠与佛》大加赞赏,推荐给《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集刊》,使季羡林“一登龙门,身价百倍”。
⑧胡适曾说:“寅恪治史学,当然是今日最渊博、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傅斯年也说过:“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个人而已。”更有人在谈及他的受世之尊之地位时说:“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
【相关链接】
①陈寅恪一生喜欢对联,1932年夏,他为清华大学入学考试的国文试题出了一道以“孙行者”为上联的对联题。
②陈寅恪是清华惟一的文史两系双料教授,被誉为“教授中的教授”,学贯中西。在清华校园里,不论是学生还是教授,凡是文史方面有疑难问题,都向他请教,大家称他为“活字典”、“活辞书”。
③陈寅恪毕生的信念就是“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最高权威之时,他仍然主张不学马列,保持了一个学人所应有的气节。
④陈寅恪没有国内、国外的高等学位,却能成为清华大学四大导师(其他三位是王国维,梁启超和赵元任)之首,却能被英国牛津大学聘请为汉学教授,是剑桥大学第一位华籍讲座教授,却能被誉为20世纪中国三座“文化昆仑”之一。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___
A.陈寅恪没有获得博士学位,却被聘为清华国学研究院的教授,主要归功于梁启超的极力推荐。
B.陈寅恪在国文考试加试时还是采用科举时代的“对对子”的方式,说明他思想陈旧,与当时新文化、新思想格格不入。
C.陈寅恪为王国维撰写碑铭时,赞其“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其实这亦是他自己一生人治学的写照。
D.“凡引征重要文句或参考书目,他都亲自抄在黑板上。”表明陈寅恪教学认真,治学严谨。
E.季羡林经大师陈寅恪推荐,便可顺利当北大教授,便“一登龙门,身价百倍”,证明当时的社会风气是不重实力,重名气。
(2)陈寅恪作为教授,有独到的教学风格,请简要概括。
(3)作者在介绍陈寅恪时,为什么要写到曹云祥与梁启超的对话、王国维之死和季羡林给他写信?请分析其用意。
(4)“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高度评价了陈寅恪的个性成就和人格魅力,请结合原文探究陈寅恪的人格魅力。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传主精神品质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①解读标题,确定文体,找出传主,联系现实思考传主的人生及经历;②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③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传主精神品质,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评价;④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总结文章手法技巧;⑥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A项,梁启超的推荐只是外因,关键是他学问广博精深;B项,“思想陈旧”错,目的是“以此测试学生的读书博寡、语汇丰富与否及音韵学、逻辑学”;E项,“不重实力,重名气 ”错,还是季羡林的才学打动了陈寅恪,原文表述为“后来陈寅恪读了季羡林的论文《浮屠与佛》大加赞赏,推荐给《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集刊》”,应是他提携后进不遗余力.故选CD.
(2)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的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陈寅恪的教学风格主要体现在崇尚创新、坚守民族气节、重视友情等方面.
(3)此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这是一道文段的作用题目,答题时先交代文段的内容,然后答作用,此段的内容是:突出陈寅恪的学术地位;作用当然是为传主服务,引用是一种手法,效果是真实可信,引用别人的话目的是侧面烘托传主的性格特征,关键是突出什么性格特征要答出,再从结构上答出作用即可.分析某一段的作用,这一段本身的内容表现了什么,还要看跟上下文的关系,对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的作用.引用这些内容,来凸显学仕文化的修养,表达陈寅恪先生的自由人生态度.
(4)此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请结合全文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答题时一定要结合传主的经历,不能抛开原文随意拓展,答题时可以是两个方向,第一,就某一点结合文章作深入的探究,即向内挖掘,这种方式一般不扩展,指结合文章例句事例即可;另一种方式适当结合现实探究,即向外拓展,即适用于结合现实谈自己的看法的题目.本题为探究题,开放性较大,言之成理即可.“只有一个陈寅恪”是一个极高的评价,做题时,首先要在文章中找出陈寅恪一生中“独一无二的”事情来,再进行分类概括.对我们的启示,抓住一点即可.
答案:
(1)CD
(2)①崇尚创新.有“三不讲”原则,内容新;不点名、不小考,做法新;倡导学生提问有创新,开风气之先,提示并指导学生走新路,理念新.
②治学严谨. 凡引征重要文句或参考书目,他都亲自抄在黑板上;讲课投入.
③重视传统. 加试时以“对对子”的形式来检测学生的功底.
(每点2分,共6分)
(3)①曹、梁对话从侧面表现陈寅恪不重学位,而“以求知识为职志”的求学宗旨以及他深厚的学养;
②借为祭奠王国维而撰写的“独立之精神,思想之自由”的碑铭,来突出陈寅恪追求独立与自由的人生态度;
③以季羡林给他写信,表明陈寅恪在当时影响力之大和他对年轻人的赏识与提携(每点2分,共6分)
(4)①求真务实、学识广博:陈寅恪不求虚名,而以求知识为职志,在多个领域皆有建树;学贯中西,是“活字典”、“ 教授中的教授”;享誉海内外.
②坚守气节:国难当头,不食嗟来之食;不追新潮学马列,崇尚人格独立与思想自由.
③重视友情:与王国维私交深厚,王国维去世后行三跪九叩大礼,送挽联、赋诗、撰写碑铭等以示纪念.
④提携后进:把季羡林推荐给胡适,使他顺利做了北大教授;推荐季羡林的论文,使他“一登龙门,身价百倍”,奖掖新人不遗余力.
(每点2分,共8分.其他答案,如“富有诗人气质,是纯正学者”、“善开风气之先,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等也可酌情给分)
(2)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的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陈寅恪的教学风格主要体现在崇尚创新、坚守民族气节、重视友情等方面.
(3)此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这是一道文段的作用题目,答题时先交代文段的内容,然后答作用,此段的内容是:突出陈寅恪的学术地位;作用当然是为传主服务,引用是一种手法,效果是真实可信,引用别人的话目的是侧面烘托传主的性格特征,关键是突出什么性格特征要答出,再从结构上答出作用即可.分析某一段的作用,这一段本身的内容表现了什么,还要看跟上下文的关系,对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的作用.引用这些内容,来凸显学仕文化的修养,表达陈寅恪先生的自由人生态度.
(4)此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请结合全文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答题时一定要结合传主的经历,不能抛开原文随意拓展,答题时可以是两个方向,第一,就某一点结合文章作深入的探究,即向内挖掘,这种方式一般不扩展,指结合文章例句事例即可;另一种方式适当结合现实探究,即向外拓展,即适用于结合现实谈自己的看法的题目.本题为探究题,开放性较大,言之成理即可.“只有一个陈寅恪”是一个极高的评价,做题时,首先要在文章中找出陈寅恪一生中“独一无二的”事情来,再进行分类概括.对我们的启示,抓住一点即可.
答案:
(1)CD
(2)①崇尚创新.有“三不讲”原则,内容新;不点名、不小考,做法新;倡导学生提问有创新,开风气之先,提示并指导学生走新路,理念新.
②治学严谨. 凡引征重要文句或参考书目,他都亲自抄在黑板上;讲课投入.
③重视传统. 加试时以“对对子”的形式来检测学生的功底.
(每点2分,共6分)
(3)①曹、梁对话从侧面表现陈寅恪不重学位,而“以求知识为职志”的求学宗旨以及他深厚的学养;
②借为祭奠王国维而撰写的“独立之精神,思想之自由”的碑铭,来突出陈寅恪追求独立与自由的人生态度;
③以季羡林给他写信,表明陈寅恪在当时影响力之大和他对年轻人的赏识与提携(每点2分,共6分)
(4)①求真务实、学识广博:陈寅恪不求虚名,而以求知识为职志,在多个领域皆有建树;学贯中西,是“活字典”、“ 教授中的教授”;享誉海内外.
②坚守气节:国难当头,不食嗟来之食;不追新潮学马列,崇尚人格独立与思想自由.
③重视友情:与王国维私交深厚,王国维去世后行三跪九叩大礼,送挽联、赋诗、撰写碑铭等以示纪念.
④提携后进:把季羡林推荐给胡适,使他顺利做了北大教授;推荐季羡林的论文,使他“一登龙门,身价百倍”,奖掖新人不遗余力.
(每点2分,共8分.其他答案,如“富有诗人气质,是纯正学者”、“善开风气之先,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等也可酌情给分)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完成下列各题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贤者 2020-06-16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陈尧咨字嘉谟,举进士第一,授将作监丞、通判济州,召为秘书省著作郎、直史 2020-06-17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人也。少好学,师事同郡谯周,仕蜀为观阁令史。宦人黄皓专 2020-06-1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陈小手汪曾祺我们那地方,过去极少有产科医生。一般人家生孩子,都是请老娘。 2020-06-2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陈矫字季弼,广陵东阳人也。避乱江东及东城,辞孙策、袁术之命,还本郡。 2020-07-14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是年七岁,门外戏, 2020-07-23 …
读语段完成下列各题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 2020-07-23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学者以治生为本论陈确学问之道,无他奇异,有国者守其国,有家者守其家,士守其 2020-07-2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 2020-07-2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陈寅恪的精神与思想刘斌⑴清华大学王观堂(王国维)纪念碑铭:“士之读书治学 2020-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