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墙(1)早上,躺在床上两眼直勾勾地瞅着那雪白的墙,忽然间觉得这位朝夕相处的朋友身上竟也有许多传奇与内涵。(2)世上本没有墙,由于人类不安全感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1)早上,躺在床上两眼直勾勾地瞅着那雪白的墙,忽然间觉得这位朝夕相处的朋友身上竟也有许多传奇与内涵。
(2)世上本没有墙,由于人类不安全感的增长,才有了墙。 墙的出现肯定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 ,否则有巢氏也就不会那样受人敬重。在墙没有出现之前,人类只能住那并不十分安全的山洞,要么就干脆露宿野外,连睡觉都睡不安稳,这样的生活是何等艰难,文明的发展势必也会受到极大的阻碍。但是,有了墙,尤其是墙立体起来构成房屋的时候,一切都不同了。人类可以放心休息,风、霜、雨、雪、虫豸、野兽……一概不管。有了好的休息,也就有了更充足的精力,文明的进程也便得到了极大地推动。因为只有人的生命得到保证,他才有工夫做别的什么事情。在半坡,在河姆渡,都有了墙,而因为有了墙,分分割割,一个简单的社会便形成了。
(3)墙的初衷是简单的,就是保护,给人一种安全和温馨。实用是第一位的,不需太在乎形象。但是,许多东西都不是这么简单,人刚得到墙的庇护,就开始忙着为它打扮。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不多久,这种装扮就不是给墙了,而是变相地装扮墙的主人。装饰并不是为了墙,人类从一开始就很自我,只可惜大多数个体没有成为中心的资本,于是就只能装饰给别人看。正如时人的化妆打扮,是给自己看的吗?好像大多不是。但大家很热衷。在很多的时候,人们并不知道做什么是为了什么或为了谁,然而却又总表现得理所当然。
(4)于是,墙有了颜色,有了图案,有了种种形状,有了……似乎还不错,是一个很好的美术分支。只可惜,在历史的车轮下,再好的墙也终究要被碾碎,像阿房宫,像圆明园,像……只是个时间问题而已。人类很奇怪,总是辛辛苦苦地追寻,得到后又不知珍惜。常常呕心沥血创造了美,却又简简单单地把它亲手打碎。
(5)或许会有不朽,颐和园、紫禁城不是还好好的吗?但是谁也说不清它们到底是否真能不朽。明天无法预知,而且当它们朽了的时候,我们自己恐怕也已经先朽了。而连我们自己都朽了,它们朽不朽还有什么意义呢?
(6)人间处处都是费解的难题。
(7)将特长发挥到极致是件美事,但个性的过分膨胀又往往适得其反。许多人许多事都是毁在自己的特长与个性上,墙同样有这样的悲剧。墙的最大作用是保护,但当它的保护作用被无限强化后,便成了一种隔离与时淡时浓的恐怖。中世纪的古堡,封建岁月的城墙,几乎个个坚不可摧,但也正因为这坚固的保护,使许多事物不能及时地被时代更新。于是,一场,又一场,流血冲突,城墙浸透了人类的悲哀和自己的悲哀,直到火炮诞生,它才在毁灭中得到了梦寐以求的解脱。
(8)这是个悲剧。人之间的纷争总是牵连无辜,而且在通常情况下,无辜的结局总比罪魁更惨。
(9)墙,建了毁,毁了建,似乎总有些进步,但人类在更多情况下总在机械地重复,做了许多无用功。许多新的创造只起一时之用,不多久就成了祸害,而且常常祸害得让人莫名其妙搞不懂。墙本来是保护人类免受伤害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墙却几乎成了人与人之间戳不破的隔膜,跨不过的鸿沟。一面面墙把世界分割得七零八落,把一个个灵魂孤立起来,把一切精神联系都割裂了,而这无疑是一种更大的伤害!于是,种种社会病、心理病都出现了,因为我们的种族内部失去了沟通。
(10)人常常自己为自己制造枷锁。
(11)物质是实在的,精神却不然。因此,许多精神范畴的东西常常要到物质中寻找载体。于是,有了象征,墙也是。我说不清这是好是坏。 有了象征的墙平添了许多色彩,而不带象征的墙更少了无数的忧患 ……
(12)走在大街上,花花绿绿处处墙,可我总觉得冷冰冰的。内心里,我总是怀念昔日的土坯墙,很粗糙,但很实在,很有人情味,是可以亲眼看着它在人的手中一点点地成长起来的。墙上或许有剪纸,而不是什么乌七八糟的明星。这才是我的墙,是一面真实的、生活中的墙。
(选自《散文百家》)
小题1: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6分)
(1)墙的出现肯定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2分)
(2)有了象征的墙平添了许多色彩,而不带象征的墙更少了无数的忧患。(4分)
小题2:文章是围绕“墙”展开的,请简要分析作者的行文思路。(6分)
小题3:文章说“城墙浸透了人类的悲哀和自己的悲哀”,结合全文看,“人类的悲哀”体现在哪几个方面?(4分)
小题4:有人说“墙的发展演变历史也正是一部人类史”,你赞成这种说法吗?请结合原文陈述理由。(6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1)墙的出现给人类提供了安全感,推动了文明的进程,促进了社会的形成。(2分)(2)虽然承载了许多精神范畴的东西的墙显呈现出许多意义,但是真实的、生活中的墙却更实在,更有人情味。(4分)小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