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日:“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日:“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惟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宫便殿奏礼》
材料四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一一李贽《藏书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并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三、材料四,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3)“三孔”(孔府、孔庙、孔林)是世界文化遗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三孔”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原因和现实意义是什么?
.(1)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在当时诸侯争霸、连年战乱的背景不可能实现,因而没有人采纳。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由于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这一主张被采纳。
(2)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李贽提出不以孔子的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认为时代不同了,是非观念也应该变化。说明儒家思想受到怀疑和挑战,统治地位开始动摇。
(3)原因: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备受后代推崇;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大;孔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历代封建统治者注重“三孔”的修建和保护等。
意义:“三孔”是历史文化教育的阵地,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三孔’’的旅游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开发,推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是春秋晚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人们相互爱护,反对暴政 2020-05-13 …
孔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获得世界人民的敬重。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材料一--摘自蔡志忠《孔子说,仁 2020-05-13 …
语文解答季康子①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季康子患 2020-06-16 …
材料一孔子为教主,为神明圣王,配天地、育万物,无人、无事、无义不范围于孔子大道中,乃所以为生民未有 2020-06-1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孔子的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意识地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 2020-07-1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 2020-11-0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 2020-11-0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办学不问出身贵贱,先后培养学生三千人。材料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 2020-11-14 …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孔子聚徒讲堂,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1)材 2020-12-18 …
儒家思想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它奉孔子为宗师,又称为孔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的主张。 2021-01-15 …